【未來科技獎亮點】 治療失明有解 小分子藥物助患者重見光明

上報快訊    2024年11月10日 15:48:00
2024年未來科技獎頒獎典禮。圖左至右為楊上知、賴培倫、慈濟醫師蔡榮坤、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呂仁副研究員、發明人慈濟醫院醫師李岳章(右三)、團隊成員賴倩瑩、台大碩士生周宇訢。(主辦單位提供)

行政院國科會舉辦「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獎」頒獎及展示,包括台大、清大、成大、高科大、屏科大、國家衛生研究院及中研院,歷經三天精彩展出圓滿落幕,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上月(19日)更親自頒獎,表揚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的6個獲獎團隊、82個榮獲未來科技獎的技術團隊,及38隊GenAI之星。其中,中研院呂仁團隊,成功研發出以小分子藥物,誘導人類纖維母細胞轉變為視網膜前驅細胞的技術,為治療因感光細胞退化引起的失明,帶來嶄新契機。

 

憑這項突破性研究,呂仁團隊去(2023)年榮獲國家新創學研獎,2024年再度榮獲未來科技獎,突顯其在治療視覺退化及失明上的顯著成就。

 

呂仁團隊與花蓮慈濟醫院醫師蔡榮坤攜手合作,專注治療因視網膜感光細胞退化而導致的失明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球約有25%的失明病例屬於無法治癒的感光細胞退化,包括老年黃斑部病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以及夜盲症等。儘管夜盲症中有約5%的患者可透過基因療法獲得改善,但對於絕大多數的感光細胞退化疾病,現階段並無有效的藥物或手術治療。

 

呂仁團隊以非基因改造及無病毒轉染的方式,使用小分子藥物將人類纖維母細胞轉化為視網膜前驅細胞,並在動物實驗中證實了顯著的治療效果,且過程中無腫瘤生成風險。該技術操作簡便,僅需5天便可完成細胞轉化,成本低且效率高,極具臨床應用的潛力。值得一提的是,呂仁團隊的創新技術為患者帶來重獲彩色視覺的可能,提供更完整的視覺體驗。

 

對此,副研究員呂仁表示,團隊未來將積極推動與醫療機構及製藥公司的合作,加速視網膜前驅細胞技術的臨床應用,為感光細胞退化的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方案和希望。這項研究成果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象徵了未來光明的開始,為無數失明患者帶來重見光明的希望。(責任編輯:許雅慧)

 

 

2024國家新創獎頒獎典禮,圖左至右為:團隊成員賴倩瑩、賴培倫博士、副研究員呂仁、花蓮慈濟醫院醫師李岳章、台大碩士生周宇訢、李鴻承博士。(主辦單位提供)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