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疫苗23日開打後,已傳出4例接種疫苗後猝死案例,目前雖尚未釐清死因是否與疫苗相關,但仍讓民眾相當擔憂。對此,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26日無奈表示,他以為民眾和媒體已知道該如何解讀所謂的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沒想到各界仍有誤解,他為此提出5原則給民眾參考,並呼籲外界,「用科學方法解讀不良事件和疫苗的因果關係」。
林氏璧表示,經過2020年韓國流感疫苗之亂、6月的AZ猝死之亂後,他以為民眾和媒體已經知道該怎麼解讀這些大量施打疫苗後,通報的死亡不良事件。不過,他顯然錯了,很多人根本還是完全不會解讀,只會跟著數數字,1例、2例、3例數下去,然後散布恐懼。
林氏璧提及幾個簡單的原則,首先,不打疫苗人們一樣可能會生病突發死亡,現在發生的這些猝死案例和疫苗施打有時序關係,但和疫苗是否有因果關係尚待釐清。
第二,若是疫苗引起的猝死主要原因,應是嚴重過敏性休克,這絕大多數都是發生在注射完半小時內,也是為何注射完疫苗,都要在原地觀察半小時的原因。只要能馬上發現並給藥、急救,都能很快救回來,僅有極少數的不良反應可能發生在接種半小時後。
第三,這些案例應在尊重家人的意願下,盡量去做解剖釐清死因。若是疫苗引起嚴重過敏反應,應可以在呼吸道黏膜等處,看到過敏相關的發炎反應;至於找不到其他可以解釋死因的疾病,「會不會有特別的未知副作用可引起猝死?」他認為,科學上不能說完全不可能,但機率應該是極低。
第四,除了個別案例應釐清死因之外,高端疫苗施打後通報死亡的比例,也可以和先前AZ、莫德納通報的數字相較。校正年齡後,若超出甚多,那就可能是危險的訊號。
林氏壁指出,這次高端的4例死亡,皆在64歲以下偏年輕的族群,但8月18日之前,AZ和莫德納通報了640例死亡,其中18至49歲通報率是10萬分之0.7(400萬劑中有30例),50至64歲通報率是10萬分之2.6(300萬劑中有77例)。
最後林氏壁也提出第五點,他說在大量疫苗施打之下,一定還會陸續傳出死亡案例,以及各式各樣的不良反應,他呼籲民眾「請用科學方法解讀不良事件和疫苗的因果關係」,不要再散布無謂的恐懼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