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莫德納疫苗延遲抵台 醫師揭施打注意事項

陳燕珩    2022年06月29日 15:27:00
6個月到5歲嬰幼兒莫德納疫苗近期就要安排施打。本圖為示意圖。(資料照片/陳愷巨攝)

國內開放施打6個月到5歲嬰幼兒莫德納疫苗,原本疫苗明天(30日)上午將抵台,但因文件問題延遲,開打時間未定。指揮中心請來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說明,嬰幼兒施打疫苗後,僅極少數可能出現心肌炎等嚴重不良反應,但能有效防止確診新冠肺炎後併發腦炎、MIS-C,整體評估後還是建議施打。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說,各國對嬰幼兒施打疫苗開放情形不一,有些國家不建議接種,不過依照流行病學資料評估,嬰幼兒得到新冠肺炎引起腦炎、MIS-C的發生率,比起流感還高,專家討論認為還是有必要接種疫苗。

 

國內針對6個月到5歲幼兒,開放施打莫德納疫苗,相較大人標準劑量是100微克,嬰幼兒只打25微克,建議間隔4到8周,共施打2劑。由於未滿2歲的嬰幼童手臂肌肉較薄,建議施打在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至於曾染疫的嬰幼兒,3個月內抗體濃度高,可超過3個月後再接種。

 

李秉穎進一步說,嬰幼兒施打疫苗常見副作用與成人相同,包含接種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注射部位紅斑及腫脹等,不過臨床上發現,5歲以下嬰幼兒施打疫苗,不良反應發生率通常較成人低。若施打後有出現發燒超過48小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要趕快送醫釐清。

 

至於嚴重不良反應,較令人擔心的是心肌炎。李秉穎表示,心肌炎指的是心臟肌肉發炎,會面臨血壓降低、休克或器官受損的風險,根據國外經驗,發生的機率很罕見,僅有百萬分之幾,且好發族群是12到18歲青少年,男性較多,施打第2劑比第1劑發生率高,未滿12歲隨著年齡愈低,心肌炎發生率會減少。

 

李秉穎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施打疫苗後,仍有引發心肌炎的風險,但低於青少年發生率,且整體接種風險小於染疫後併發腦炎、MIS-C等嚴重副作用的,還是建議施打。

 

 

只不過,接種後家長要注意嬰幼兒有無心肌炎反應,像是胸痛、胸口壓迫感和 心悸等反應,幼兒通常不太會表達該症狀,家長可觀察是否出現嘔吐、臉色蒼白、冒冷汗,無法進食和倦怠等症狀,雖不一定是心肌炎,但有相關情形要及早送醫檢查。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