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休上路以來,引發產業界、民間批評聲浪不斷,勞動部8日更證實擬放寬責任制的行業,雖預告期未定,但也隨即引發勞工反彈,批評「責任制」不會讓勞工賺錢,只有資方獲利,「不管你的薪水的2.99萬還是3.99萬,責任制就是讓資方「吃到飽、吃到撐」的制度。
繼3月中旬預告將桶裝瓦斯批發、零售業與物流業納入4周、8周彈性工時適用行業後,勞動部再預告擬放寬責任制適用職類,納入教育部入闈的考試人員跟檢察署警備車、勘驗車及偵防車駕駛,引發外界質疑是否為替一例一休解套。
長期為工人發聲的勞動黨就大力批評,蔡英文競選總統時曾針對勞工政策表示,不僅要「縮短勞工的年總工時」,還要修法限縮「遭到濫用的勞基法84條之1」,但上任1年後,卻只見擴大適用範圍,他們要求蔡政府應停止擴大責任制,並且透過立法院廢除勞基法第84-1條!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即俗稱的責任制)規定,目前包括保全業保全人員、房仲業不動產經紀人、航空公司空勤組員等,共有67項工作者可由勞雇雙方行約定工作時間、例假、休假,以及要求女性夜間工作,只要資方在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後,勞工將不受限於每天正常工時8小時、工時上限12小時、加班每月46小時等一例一休相關規範。
勞動黨就批評,「責任制」從1996年開放以來,一直是台灣工人最痛恨的制度。據勞保局統計,從2010年到2016年8月間,台灣平均每5天就有工人過勞發病,每11天就有一名勞工過勞死。勞動黨說,即使大部份工人並不屬於這次擬開放的兩個職種,但只要「合法責任制」存在,甚至擴大,「非法的」責任制就會像現在一樣蔓延。
對於外界的質疑,勞動部強調,能獲責任制的職類除了須經勞動部指定外,勞動契約也要送核備,才能排除一例一休、工時上限等規範,絕非「僱主說了算」。
但從責任制出現以來,過勞死就成為勞工的夢靨,過勞死的案例屢見不鮮。勞團也曾以過勞死比例最高的保全業為例表示,人數只占製造業11%的保全業,卻是所有職業裡過勞死排名第一的,過去5年就有37名保全人員死於過勞,許多保全人員每月工時超過400小時。
因此,開放責任制職類究竟是對資方好還是為勞工好?政府與勞工的答案可能完全不一樣。(徐乙喬/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一例一休」彭淮南不買帳:限制勞動市場彈性恐「適得其反」
【熱門影片推薦】
●【影片】日本動畫《你的名字》 從千年古詩演化出的現代愛情故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