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PTT創始人杜奕瑾於25日在華府開講,除了與近40位台灣留美學生和創業家談論當今最熱門的課題人工智慧之外,也同時呼籲海外台灣人才回流,「把空氣帶回去,不要讓台灣的火苗缺氧」。
據《自由》報導,到華府出席國建聯誼會學術研討會的杜奕瑾,25日於大華府律師黃瑞禮家開講,討論的主題是他今年才剛啟動的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杜奕瑾表示,一直以來台灣都將軟體當成硬體的附屬品,但軟體其實是一個具有發展出園區價值的產業,而且不會受到國界的限制。
他要證明軟體產業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做起來,如此便可吸引更多人才與資金回流台灣,在台灣造成軟體聚落的效果。但目前,軟體在台灣還沒能夠扮演策略性角色。
杜奕瑾也說,台灣的軟體人才其實很強大,並不輸給在美國微軟得到的人才,只是較缺乏創意思考,沒有信心去探索新的領域。他鼓勵台灣學生多參加有趣的比賽,利用暑期到企業或創投公司實習等,而非只是在學業上努力取得好成績。
杜奕瑾認為,在發展人工智慧方面,台灣政府要給舞台。現在新加坡與中國都很支持招募國際人才,而台灣也有自己的條件發展成為亞洲矽谷,但要招攬國際人才到台灣,一定要考慮整體配套條件,如居住條件、教育、醫療等等,才能夠吸引人才願意舉家定居台灣。
若是台灣能夠成功吸引人才前來工作,進而改變經濟結構,提高薪資,就能夠改變台灣目前少子化的問題,美國矽谷和舊金山人口持續成長便是一個例子。
針對現場學生的提問,人工智慧會不會取代人類,杜奕瑾表示,短期內他看不到這個可能,長期就不一定了。目前人工智慧還不會思考,大家之所以會害怕機器人統治人類,是因為好萊塢電影看太多了。他也說人工智慧的發明,是用來替人類解決問題,在未來,同一行業中,會運用人工智慧的人將擁有更多的競爭力。(洪翌恒/綜合報導)
【熱門點閱推薦】
●《大家論壇》難民視角:全球需正視難民教育緊迫性
●【走進羅興亞人現場】人類生存的最低底線:烏切亞難民營
【延伸閱讀】
●AI注入Office 365 有助提升電腦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沈榮欽專欄:為什麼台灣企業賺這麼少錢
●【機器人時代】低廉勞工不具優勢 柬埔寨、緬甸、孟加拉經濟難翻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