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台灣高雄的現任上海市台聯會長盧麗安,被選為中共十九大代表。對此,行政院陸委員會4日透過聲明表示,關於盧麗安的身分、有無在中國設籍、是否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有待查證,將會同相關機關釐清處理。
中國於9月29日公布中共十九大的代表名單。而在入選的10名「台灣省籍」黨代表中,有別於其他9人為中國出生的台胞二代,僅有盧麗安是土生土長的台灣高雄人。
盧麗安1968年出生於高雄,1990年從政治大學英語系畢業後,即赴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碩士,1992年拿到碩士學位。1997年她與先生一同到上海復旦大學任教,1999年獲得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英國文學系文學博士。現今除了擔任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外,也是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外國語文學院副院長。
而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主辦的《聯合時報》曾於2015年11月24日刊出一則人物專訪,詳細介紹了盧麗安選擇定居上海的原因。
據《聯合時報》報導,盧麗安與上海籍貫台胞的先生於1997年接受中國國家人事部的安排,以「返國定居專家」的身分到復旦大學任教。對此,盧麗安在受訪時表示,「上海是我公公的故鄉,回到這裡是我先生的心願,也是我們兩人共同的選擇。」「我們想一起回到祖國大陸,擁抱這片大好山河,都改革開放了?為什麼不敢來?不能來?」
其後,盧麗安除了於2008年獲得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獎,也在先前的2003年擔任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常務理事,接著升任副會長,並於2013年7月當選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
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盧麗安在當時接受《聯合時報》專訪時,則是回應:「我不是研究兩岸關係的學者,我說不出兩岸走向的理論或分析。但是,我的家族歷史與自己的成長經歷讓我堅信,和平發展一定是兩岸關係的主要走勢,這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心聲。」「兩岸是命運共同體,大陸熱切歡迎台灣融入民族復興的藍圖,台灣何苦裹足不前?」
盧麗安最後總結道,「兩岸工作是人心的工作,急不得也強求不得,只有從自我出發,不斷完善和進步,才能更好地激發溫暖與正能量,兩岸融合也自然水到渠成。」
而在盧麗安專訪報導欄位的左側,《聯合時報》同時引述了2015年9月2日盧麗安以上海市台聯會長的身分,接受中國《海峽之聲》電台「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為主題的專訪內容。
盧麗安在受《海峽之聲》訪問時表示,「抗戰的勝利,既離不開正面戰場與敵後戰場的配合,也離不開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廣泛參與。」「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和平發展事歷史的大勢。相信有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成為現實。」
而對於盧麗安被選為中共十九代表,是否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4日透過書面聲明表示,關於盧麗安的身分、有無在中國設籍、是否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有待查證,將會同相關機關釐清處理。
行政院陸委員會表示,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條之1規定,「台灣地區人民不得在中國大陸設有戶籍或領用護照。違反者,將喪失台灣人民身分。」另依兩岸條例第33條第2項規定,「台灣地區人民不得擔任公告禁止之中國大陸黨務、軍事、行政或具政治性機關(構)、團體職務或為其成員。」
陸委會並透過書面聲明呼籲國人赴中國,仍應留意遵守相關規定,並應維護國家安全及利益。(洪翌恒/綜合報導)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