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6日深夜爆發芮氏規模6.0的大地震,《上報》刊登了罹難者被埋在瓦礫堆中露出半截拳頭的照片,在網路社群引起爭議。新聞學者對此表示,國際重大通訊社的確偶爾會刊出重大災難現場的罹難者照片,在不刻意渲染血腥的前提下,這張照片也有激起讀者同理心、說明救難任務困難及展現受難者求生意志的張力,並非僅有負面解讀。
針對處理災難新聞的原則,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林照真表示,災難新聞報導的第一原則是「真實性」,「新聞媒體有責任完整還原災難現場,讓閱聽眾能夠瞭解災區的真實情況」;由於災難新聞難以避免報導罹難者訊息,林照真強調,「災難新聞的照片選用要顧及往生者立場,以不提供血腥的遺體照為原則,以維護往生者尊嚴以及家屬感受。」
因此針對本報爭議新聞,林照真指出系爭照片是由消防單位提供,而災難現場救災為第一順位,記者不能隨意進出,因此若要報導現場情況,選用消防單位提供的照片有其必要,「若無法透過照片報導,讀者不會知道現場狀況」,而就畫面尺度而論,「這張照片也沒有血腥畫面。」
至於部分網友抨擊這照「太沒人性」,林照真則提供另一角度,表示讀者對照片的詮釋是開放的,因此相同的照片「也有激起讀者同理心、凸顯罹難者的不幸、說明救難任務難度、展現受難者求生意志」等效果,並非只有負面解讀的詮釋空間。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教授胡元輝表示,國際通訊社的確偶爾都會出現重大災難事件的罹難者照片,不過要注意三項原則,第一是比例的問題,但這一點網路媒體的確比較難以要求。第二是處理過程是否有其他目的,諸如展現災難的嚴重性、博取注意等等。第三是遺體所展現的方式,不能只刻意凸顯照片的驚悚度。
換言之,胡元輝說,若能兼顧比例原則,不過度血腥驚悚,兼顧了刊出罹難者遺體以外的目的,這樣的新聞處理就相對較少爭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