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清華大學20日透過臉書表示,清華化學系教授江昀緯及學生首度利用電子自旋共振實驗技術ST-ESR,驗證水溶液降至負93度的低溫下仍可以有兩種不同液相並存。江昀緯所發布的論文還登上美國頂尖期刊ACS Central Science,為低溫保存細胞技術再推進一大步。
清華化學系教授江昀緯及實驗室學生發布論文「水分子與蛋白質的動態關聯」。據研究發現,調入微量甘油的水溶液在負13度以下的狀態,就會進入「液相一」;溫度再降至負83度就會出現「液相二」。
而這兩種液態相都相當穩定,但密度等性質不同,運動方式也隨之不同。對此,江昀緯表示,這現象似乎違反直覺,因為兩種相的組成物都一樣、都是液體,但在低溫下卻可以彼此分離,存在於蛋白質表面上。
江昀緯團隊採用全台僅有、價值四千多萬的電子自旋共振實驗設備ST-ESR,偵測水分子在低溫下的運動,觀察到在負13度至負93度的低溫下會發生「液-液臨界現象」。
江昀緯舉例說明,一般食物或水果若置於冷凍狀態,細胞就會容易脹破,造成蛋白質損傷,故結冰的固態是最不理想的保存方式。
他指出,未來將人體冷凍休眠的技術是關鍵。假若人類要去遙遠的星球進行太空旅行,需要冷凍數光年再復甦細胞一旦結冰受損,恐怕難以回復原來功能。他們的研究成果,為細胞的低溫保存提供新的思維。而江昀緯發布論文,以「水『奴役』蛋白質運動嗎?」為題,登上美國化學會跨領域類頂尖期刊 ACS Central Science。(副縣長吳芳銘脫黨加入縣長選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