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勿上架)屏東公勇路為何非徵不可 漂浪島嶼批:為了維持都更利益的完整

上報快訊    2018年07月24日 14:55:00
公勇路徵收一案,針對民眾先前聲請停止執行,24日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開庭審理。(攝影;曾原信)

屏東縣議員蔣月惠因為公勇路拆遷一案爆紅,此案也隨之受到關注,反迫遷民眾先前聲請停止執行,24日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開庭審理。書寫土地議題的漂浪島嶼23日還圖解公勇路拆遷案,分析為何政府要強徵民宅的理由,原來是為了維持都更利益的完整性,直批「官的利益算計,民的迫遷流離」。

 

近日公勇路徵收案一路延燒,起源是為了拓寬屏東車站附近的道路,屏東縣政府決定徵收公勇路的民宅,進而引發民怨。反迫遷民眾去年向法院聲請停止執行,24日開庭,先前因此案爆紅的議員蔣月惠上午11時也到場聲援。

 

蔣月惠希望法院儘速做出停止執行的裁定,也希望縣府「等法院判決下來再做後續動作,這樣我們居民才可以安心的工作、生活!」
 

事實上,為了配合新建的屏東車站與鐵路高架化,屏東縣政府自2010年起,就開始辦理都市計畫變更案,車站週邊道路目前有多處徵收區,目的在於維持站區的完整長方形,以及在周邊拓寬道路。

 

不過,許多民眾質疑,車站附近有一塊施工地,明明離鐵道更近,使用那塊地效果應該更好,縣政府卻以交通部不核可為由,說明公勇路非徵收不可,讓人無法接受。

 

漂浪島嶼針對公勇路徵收一案,畫出分區圖解。(圖片取自漂浪島嶼網站)

 

對於徵收事件的疑慮,關心土地議題的漂浪島嶼實地探查後,畫出一張圖解,其實公勇路原路並不在現今徵收的直線區,而是較窄、彎曲的道路(圖中藍色線)。為維持站區的四方完整,縣政府規劃直線穿越徵收區房舍,開闢直路(紅色線),如此就必須徵收民宅。

 

至於離車站更近的施工地段(黃色線)則因為計畫建造停車場,無法用於拓寬道路。然而,讓人疑惑的是,站區面積那麼大,為何停車場一定要利用工區道路。

 

於是,漂浪島嶼翻找出屏東車站的設計圖,發現車站兩旁有神祕的兩大空地,上面只寫著「特(附)」,一問之下才得知原來這兩塊分別為1.47(A區)與0.89公頃(B區)的空地,未來都將進行都更,計畫做為站前商業都更特區。

 

屏東車站設計圖。(圖片取自漂浪島嶼網站)

 

也就是說,舊有車站與軌道拆除後留下的廣大空地,中間作為大武山廣場、公園、以及轉運站,兩旁剩餘空地則作為都更區,將車站土地變更為商業使用。

 

但是,當前施工區段就連接著B區,如果原本有計畫停車場空間,那就移入擁有廣大土地的B區內即可,如此就能保留工區道路,還能省下徵收費、道路建設費。因此,漂浪島嶼懷疑,政府根本就是為了都更的商業利益,犧牲了民眾的權益。

 

公勇路非徵不可的另一個原因 屏東酒廠都更利益70億  

 

此外,漂浪島嶼指出,徵收公勇路民宅其實還有另一個理由。屏東酒廠已被拆除,隸屬國有財產屬,作為停車場。但在屏東車站改建後,縣府推動酒廠區塊的都更,預計以停車場搭配商場,都更利益可達70億。

 

因此,為了讓週邊道路系統滿足交通需求,為達成「五分鐘到車站」的目標,除了酒廠聯外的萬倉街已經進行拓寬,接著的路不是光復路,就是公勇路。其中光復路較遠,車流量大,相對公勇路較近,車流量相對小。因此,縣府決定使用公勇路。

 

然而,從地圖上看,從萬倉街道公勇路,還必須轉2個90度角。但如果利用現有工區道路的空間,幾乎是直通萬倉街。

 

對此,漂浪島嶼指出,政府一直推託由於工區道路要蓋停車場,必須徵收民地蓋馬路,沒有商業利益。但是卻沒明說,還有公有地可利用。因此,漂浪島嶼認為,政府是為了保持土地完整的都更利益,寧可犧牲居民,拆屋建馬路。

 

目前徵收路段包含公勇路、柳州街、建民路、光復路等,共計21徵收戶中,已有11戶自行拆除,但仍有7戶堅決反對,反對居民去年多次開記者會呼籲停工,質疑縣府未確實溝通,提起土地徵收不合法的行政訴訟,不久前還聲請停止執行。(東亞青運遭中國施壓取消主辦權

 

【延伸閱讀】

●若繼續用羅騰園轉移焦點忽視公勇路民宅問題 蔣月惠:「我就跟政府拚了」

●【「連哄帶騙」影片流出】「相信就簽下去」 屏東縣府澄清:沒有強迫 

●出面說明公勇路拆遷案 潘孟安喊冤:說是強拆太沉重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