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習慣睡前滑手機,來幫助入睡,但台大醫療及學術團隊研究發現,原來3C產品所發出的藍光,會活化全身交感神經,引起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出汗、失眠等症狀,讓你難入眠。
但白天在工作環境下,適當的藍光具有提神效果,台大教授陳示國建議想提神的時候不妨到戶外走走,接收天然藍光,有助提神、放鬆心情。
台灣醫院皮膚部醫師林頌然與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陳示國的團隊共同發表,關於藍光透經刺激影響全身神經生理活性的新機轉,研究發現3C產品發出短波長的藍光(470nm)會活化交感神經系統,影響全身生理機構。
林頌然說,研究團隊利用小鼠實驗,在小鼠睡前照射8分鐘,給予眼睛較強藍光刺激,發現小鼠的交感神經在5分鐘之內增強超過5倍。造成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出汗、腎臟交感神經活化,數分鐘的藍光刺激,就能使全身交感神經興奮超過一小時。
另外,藍光能夠使小鼠休止期的毛囊幹細胞活性增加,但因為人類的毛囊一直在生長,這種「生髮」效應不明顯,且已有其他生髮藥物可用,不必費力照藍光。
進一步發現,這種「視而不見」的生理反應,是利用視網膜內的一種藍光受體,叫作「內生性感光視神經細胞」(ipRGC),來活化全身交感神經,進而影響全身生理機制,而此細胞正是調整時差的關鍵。
這也說明了,睡前若有較強的藍光刺激,可能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使人亢奮,影響睡眠,但白天工作環境下,適當的藍光具有提神效果。陳示國指出,自然界最好的藍光來源是太陽和天空,滑手機雖然可以暴露到藍光,但量並不多又會影響眼睛健康,建議想提神的時候不妨到戶外走走,接收天然藍光,有助提神、放鬆心情。
台大眼科部醫師陳達慶說,此研究顯示,睡前若使用手機,恐使眼睛接收過多藍光,讓身體誤以為現在是白天,促使交感神經興奮,反而更睡不著、甚至失眠,不僅傷眼也影響睡眠。
尤其很多人喜歡關燈或窩在棉被裡玩手機,在暗處瞳孔放大、進入眼睛的光線量也會大增5至6倍,對身體影響更大,陳達慶建議,民眾務必在光線足夠的地方使用手機,夜間最好將螢幕調成偏紅色系的顏色,可降低藍光影響。
這項研究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老了由誰照顧自己決定)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