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中央氣象局「路徑潛勢預測圖」表示,颱風「玉兔」受太平洋高壓環流的導引,持續向西、略偏西南西朝呂宋島中部前進,維持中度颱風的強度。但玉兔30日之後外圍環流水氣將影響北部及東半部,未來路徑將向北迴轉,有70%的機率擴大影響範圍,對台影響不確定性提高。專家提醒,玉兔挾帶的共伴效應可能帶來大雨或豪雨。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29日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表示,颱風玉兔受太平洋高壓環流的導引,持續向西、略偏西南西朝呂宋島中部前進,維持中度颱風的強度;30日、31日通過呂宋島,進入南海,因地形的破壞、東北季風冷空氣的逸入、海洋熱含量(OHC)降低及環境垂直風切增大,強度將大幅減弱。
吳德榮表示,玉兔未來路徑將向北迴轉,但有70%的機率範圍擴大,影響範圍不確定性明顯提高。29日2時各國的預測路徑雖然相當近似,但不意謂玉兔未來行徑會穩定在這些「確定性」的預測路徑之中,因為各國的潛勢預測皆有很大的「不確定範圍」。待玉兔進入南海後,其強度的變化是會影響其未來的行徑,更會影響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需要持續觀察。
吳德榮說,29、30日各地晴朗穩定,北台灣白天舒適,高溫約在27、28度、早晚偏涼微冷,低溫15、16度左右;中南部白天微熱,高溫30至32度、各地皆為日夜溫差大的天氣;低溫台北降至16.2度,空曠地區大安公園12.6度,台灣大學14.1度,嘉義市14.9度,續創各地入秋最低溫;原因一方面是東北季風帶來的冷空氣,而貢獻更大的則是輻射冷卻作用。各地氣溫變化大、容易讓人著涼、應注意衣著調適。
吳德榮強調,10月31至11月3日,颱風玉兔進入南海後,其外圍水氣及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迎風面北部及東半部將有明顯降雨,天氣溼涼;背風面所受的影響較小。而「共伴效應」的降雨強度,屬中、小尺度的物理過程,期間將不斷變化,屆時應注意氣象局的特報。(柯文哲道歉自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