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倒吃甘蔗助綠拿下新北 「選舉教科書」立典範
從4月25日接受徵召,到11月24日贏得選舉,「老縣長」蘇貞昌用7個月時間,為民進黨拿下睽違13年的新北市,與基隆、桃園和新竹的「區域聯防」,更對首都台北形成包圍圈,為民進黨在2020總統大選的北台灣開創堅實基地。蘇貞昌在此役中雖是年紀最長的候選人,卻以新穎的選戰策略,在文宣、網路傳播,以及政見擬定等層面成功吸引選民,在強調互動的網路時代,為民進黨下一場全國性大選提供堪稱「選舉教科書」的範例。
蘇陣營幕僚指出,蘇貞昌投入選舉時,選舉團隊評估侯、蘇勝算大約是7比3,蘇貞昌明顯處於挨打的局面。然而隨著蘇貞昌依自己的節奏推出政見,搭配影片、活動及網路文宣,持續累積聲量,民調也開始逐步成長。當侯友宜在10月突然轉向同意將政見會改為辯論會,而朱立倫也開始對蘇貞昌發動攻擊,蘇陣營更加確定態勢已經開始逆轉了。
探討蘇貞昌怎麼贏的,不如先問侯友宜是怎麼把一局穩贏的棋下到輸。蘇陣營幕僚指出,最直接的因素應該是侯友宜一再抗議辯論,留下鮮明的怯戰、避戰印象;而當他突然同意辯論,卻發生朱立倫提前外洩提問人名單等疑雲,難免讓選民有「比賽不公平」的觀感。
而在選戰起跑之際,侯友宜與韓國瑜合拍廣告,原意是想藉侯在新北的「火車頭」地位拉抬韓國瑜。不料隨著韓國瑜形成旋風,藍營的關注力和資源完全向高雄集中,加上侯友宜原本有意「打冷」,在藍營選情走高之際,「侯友宜不見了」,等到最後關頭,侯陣營想在短時間內炒熱選情早就為時已晚。
侯友宜陣營的策略錯誤,只是蘇貞昌勝選的助力之一。蘇貞昌對新北市政的熟悉,加上團隊在政見擬定和宣傳上採取的分眾策略,才是勝選的核心因素。
競選團隊分析,蘇貞昌在台北縣長任內固然有不少政績,但40歲以下的選民卻大多沒有印象;因此針對這個年齡層的選民打造他們需要的政策,才能有效吸引「新的支持者」,例如蘇貞昌的「扶老攜幼三關心」,就是這種想法之下提出的政策。
幕僚指出,要爭取40到20歲世代的支持,不僅要「想得年輕」,更要提出解決年輕世代問題的方法;蘇貞昌針對上有父母、下有幼兒的年輕世代提出「扶老攜幼」政策,並以此為主題,提出將位在板橋市中心、多年來僅做為停車場的空地建成親子體驗館,更在新北辦了8場「玩趣總動員」親子活動,平均每場吸引1萬名父母參加。活動現場雖然沒有選舉口號或標語,但「過去沒有人為他們提出這樣的政策」成為這一系列活動最大的反饋,也成為蘇貞昌勝選的關鍵選票。
除了針對世代提出的政策,分眾策略也顧及傳統全面性政見無法觸及的小型利害團體。幕僚私下舉例,有幾次在車隊掃街的臉書直播中,有新住民用越南語和印尼語留言,感謝蘇貞昌提出新住民政策;而這樣的少數族群,過去在選舉中根本沒有人特別關注。
幕僚分析,包括新住民、動物保護、ACG等小型的群體,看似人數不多,然而在網路時代,他們背後其實存在更大的群體,凝聚力比一般群體更強;蘇貞昌藉由與這些小型團體互動接觸,提出與他們關切的政見,自然能夠打動這群選民,也符合蘇陣營「一票票爭取」的想法。
而蘇貞昌確定參選之際,71歲的「高齡」本應是致命傷,然而蘇貞昌及團隊卻憑藉多樣化的文宣和網路互動,讓蘇貞昌成為玩得最開的候選人。從俏皮的形象打造,到宣傳影片拍攝,都開創了新的風格,連車隊掃街的臉書直播,從畫面上的人偶、路線動畫,到小編帶動觀眾氣氛,最後幾天甚至玩到在直播畫面上「放煙火」,直播觸及高達20萬人次,在選戰最後幾天連被認為網路選戰第一人的柯文哲都開始仿效。
幕僚透露,蘇貞昌在非政治界有不少好友,雖未公開表態支持,但為團隊帶來很多非傳統的文宣「玩法」,「最重要的是,蘇貞昌願意讓我們這樣玩」,反而藉由年紀的反差,打造了「年齡大不是問題,思想新才是重點」的形象。
雖然一再被對手攻擊年紀大,但幕僚坦言,蘇貞昌的驚人體力常常讓團隊的年輕人都直呼跟不上;每天的公開行程幾乎都從早上7點開始,連主跑的媒體都叫苦不迭,對蘇貞昌拚勁過人的印象,自然也反映在報導之中,逐漸給選民留下老縣長並不老的印象。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