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長林佳龍連任成功,打破民進黨在台中的「一屆魔咒」,寫下新猷。儘管中央執政成績不盡理想,但林憑藉著執政4年,逐漸彌平原縣區與原市區發展差距的實質政績,加上選前3周開幕、截至目前堪稱零負評的花博效應加持,帶給市民國際感與光榮感,因此在龍燕之爭勝出,不僅奠定「台中王」地位,也為自己在黨內接班梯隊多買層保險。
一般咸認,台中藍綠基本盤相當、各據3成,藍最佳達3成5,綠最好曾衝到3成8,剩下近4成是決定勝負關鍵的中間選民。此次市長選舉人數計221萬3789人,投票率達___,有效票為___票,林佳龍則獲得___票,囊括___成,以___票之差擊敗盧秀燕,成功捍衛市長寶座。
雖然選前多家媒體民調皆顯示,盧秀燕支持度緊咬林佳龍,還出現黃金交叉,甚至盧拉開領先幅度,然而,據綠營地方輔選要角透露,林在內部會議始終老神在在,情緒未有太多起伏,不受對手陣營及外在因素影響,維持既定選戰節奏,「他心理素質很強大!」該人士並坦言,「如果我是候選人,可能早就拍桌譙了!」林則不然,顯示對其執政成績充滿無比信心。
林佳龍4年前喊出「大台中123」政見,要打造一條山手線、兩大海空港、三個副都心,藉交通建設帶動區域發展,解決原縣區遭邊緣化問題。同時,在選舉過程,林避免與尋求連任國民黨籍市長候選人胡志強公開衝突,反而肯定胡過去13年對台中的貢獻,「尊胡」並訴求交棒維繫進步,刻意淡化藍綠對決;挑在選前3天關鍵時刻,破釜沉舟決心辭立委,成功把台中「藍天變綠地」。
4年後各項政見逐步落實。山手線相關計畫獲得行政院挹注,在前年納入前瞻計處建設計畫,當中的下環微笑線成功至追分段,預計明年完工;捷運綠線明年也將通車,藍線後年動工。以及,整治過去髒臭綠柳川、葫蘆墩圳;擴大大里都市計畫,列入公辦都市計畫;建置雨水下水道系統,改善「屯區」太平、大里、霧峰、烏日易淹水狀況;「海線」偏鄉地區自來水沿管、公車路線延展等。
「原縣區生活改善,『大家有我是都市人』之感。」綠營地方人士認為,林佳龍在原縣區建設有成,彌平與原市區之間的發展落差,本月底台中港三井OUTLET PARK將試營運,也可望帶動海線的清水、梧棲發展。除了交通建設,其他包括社會住宅、青年政策、托育托老等社福政策、招商引資等也未偏廢;針對未來提出智慧機械升級、發展農創經濟、會展產業等,以延續台中進步為主訴求,引發市民共鳴。
至於防治空污被質疑,林陣營正面迎擊未迴避,頻頻重述實際作為,像是中火降載、大砍生煤500萬噸、補助企業汰換鍋爐、啟動文山綠光計畫等綠能計畫,展現執政負責態度,且獲得百位環保專家學者力挺背書。選前造勢接連找來具相關背景的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氣象專家彭啟明等人助講,一次次削弱負面效應,更凸顯盧陣營空泛質疑,讓自己沒有失太多分、對手也沒加分。
另方面,盧陣營雖然提出富市3前店、後廠、自由港,以及長照、醫療、社福等政見,但宣傳力道未像打空污議題那麼強。據悉,輔選系統接獲不少藍軍支持者電話,憂心忡忡指出,盧在立院20多年,「有很多議題能打,為什麼只打空污?」
由於政見不易聚焦,加上鮮少碰觸藍綠議題、避免意識形態,難催出並擴散支持者熱情。縱使有「韓流」幫忙,但受限於盧陣營保守打法,以及激起綠營支持者緊張感,一來一往已抵銷韓流帶來的外溢效應。
不能忽略的是,在地綠委蔡其昌、黃國書、何欣純、張廖萬堅等4人有感唇亡齒寒,也預先替明年立委初選操兵,將市長選戰視為2020前哨戰,秉持「幫林也是幫自己」的態度,在各自責任區積極動員、舉辦茶餅會與「炒米粉」市政說明會固票,對林佳龍產生很大助益。
以及,花博開展後頗受好評,單日參觀人數最高突破12萬,累積人數直逼150萬,一舉增加台中國際能見度;事前外界關注交通是否打結、展場會不會凸槌,或其他意外幾乎沒上演,更加分不少。
綜觀來看,林佳龍善用現任優勢,又繳出不錯政績牌,並擘劃未來願景,投票日當天空品質又不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所以輕騎過關,成功連任。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