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你的國家被納粹德軍佔領,而你就連倒杯水給猶太人解渴,都可能招來殺身之禍——這就是二戰期間,波蘭人所遇到的道德困境。
改編自二戰真人真事的《園長夫人:動物園的奇蹟》,經營華沙動物園的安東妮娜(Antonina Żabińskis)與楊(Jan Żabińskis )札賓斯基夫婦,想盡辦法以動物園的小屋地下室做防護,拯救約 300 名猶太人的故事。
以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的同名傳記為原型,由《北國性騷擾》導演妮基卡蘿(Niki Caro)執導,金獎女星潔西卡崔斯坦(Jessica Chastain)監製並且飾演女主角,將這段落入歷史間隙的真實故事搬上大銀幕。
“I want to make the slow food of movies.” THE ZOOKEEPER'S WIFE (May 4) director Niki Caro isn't into junk food films https://t.co/RTZ9VXexri pic.twitter.com/H3Gwe3d6If
— Cinema Nova (@cinemanova) 2017年5月2日
黛安艾克曼在2003年時發現安東妮娜的回憶錄,十分訝異這麼重要的歷史居然鮮為人知,隨即投入當時在華沙動物園發生的一切,不管是任何紀錄、信件、報導與採訪等史料一併研究及瞭解,於2007年以小說的形式出版了《園長夫人:一個戰爭的故事》(The Zookeeper’s Wife: A War Story)。
*安東妮娜的回憶錄出版於1968年,名為《Ludzie i zwierzęta》 (People and Animals),未有英文翻譯版。
Saw @Zookeepers Wife this weekend. Beyond words, an incredible story. Antonia & Jan Zabinski are heroes. GO SEE IT! #HolocaustRemembranceDay pic.twitter.com/GtOU7GNDXl
— Bobby (@bobbyciletti) 2017年4月24日
其實札賓斯基夫婦在這段歷史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當被問到為什麼只以安東妮娜為主角時,黛安艾克曼表示「她是一位複雜的女性。」在拍攝電影時,同樣為女性的導演妮基卡蘿也毫不猶豫沿用原著的視角,並且表示:「我們總習慣了以男性為視角的戰爭片。然而,戰爭是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不只有上戰場的男性,還有在女性、孩童、老人、動物等也遭受一樣的磨難。」
安東妮娜自小就有多舛的命運,母親早逝、父親也在俄羅斯革命時喪生,9歲時就成為孤兒,由爺爺奶奶帶大。電影中有一段,在安東妮娜嘗試讓一位被納粹強暴的少女敞開心胸時,談到自己從小就受戰爭之苦,曾經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那的確就是她的真實經歷。
因為這樣的成長背景,讓安東妮娜成為非常纖細敏感的人,很會觀察週遭的環境與人群,決定自己的言行舉止。黛安艾克曼說,她相信這就是為什麼安東妮娜如此熱愛動物,因為她在跟動物相處時不用膽戰心驚,能夠在牠們面前卸下心防、託付信任,也在這種連結中建立出強大的母愛。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很常見。
1931 年,安東妮娜與當時已是華沙動物園園長的楊結婚,兩人居住在動物園的屋子內,以便隨時照顧動物。她曾在家裡養孤兒幼獅及猞猁,也就是電影中我們看到的畫面,因此兒子瑞許(Ryszard Żabińskis)在耳濡目染之下,從小培養出與動物為伍的胸懷,將這些小動物們視為最佳夥伴。而後,在札賓斯基夫婦開始拯救猶太人的時候,安東妮娜還曾親自以母奶餵養那些些不知道父母在何處的嬰兒。
影片中可看到札賓斯基夫婦的住宅;猶太難民行經的地下通道及躲蔽處
其實楊札賓斯基除了是動物學者以外,同時也是畜牧業專家、科學家,曾當過地理老師也出過書,是當地備受景仰的人物。當波蘭被納粹佔領時,楊被指派為華沙市立公園的管理人,同時也保有華沙動物園的園長職位,後來也成功說服德軍讓園區暫時轉為畜牧場,德高望重的他算是得到了德軍的信任。
Jan Żabiński
— Automatyczny Kurator (@KuratorNAC) 2017年5月4日
https://t.co/hmbSXxqa73 #historia pic.twitter.com/fF2D6FHtYU
然而,楊當然強烈排斥納粹種種不人道的行為,特別是從小擁有猶太朋友的他,打從一開始就有營救猶太人的想法,他曾說過:「我不隸屬與任何黨派,是同理心影響我的行為,不論在學校或在家中我都是這麼被教育的。好幾次我試圖去分析反猶太情結,但除了人造的成見以外,我找不到合理的原因。」
楊之所以能源源不斷地從猶太區中拯救猶太人,不只是因為有動物園可以收容,而是他暗自參與了波蘭反抗軍,因此在提供庇護所的同時,也會有其他同伴們製造假證件(如電影中麵包店所示),以及在華沙以外安排人力協助猶太難民逃離。不過,根據安東妮娜的日記記載,大部分的難民都沒有在動物園停留太久,多半在幾天內就會被轉送至他處,最長的只有還在襁褓時期的嬰兒,待了約兩三個月的時間。
As owners of the zoo, Antonina Żabińska & Dr. Jan Żabiński turned their home into a safe house (3/7). #TheZookeepersWife pic.twitter.com/OWLWtjXbCc
— US Holocaust Museum (@HolocaustMuseum) 2017年3月23日
除此之外,除了電影中演出來的部份(偷送豬肉、食物進入猶太區等),楊也曾製造炸彈、走私武器、在納粹的食物裡下毒等,可說是日日踩在鋼索上行事——而這些事情,安東妮娜並非全部知悉,她只負責照顧好躲在動物園的猶太難民。
安東妮娜在 1944 年產下次女德蕾莎(Teresa Żabińskis ),當年楊被抓到藏在動物園籠子裡的各種武器,因此被送進德國的監獄裡。幸運的是,由於納粹節節敗退,他未經多少苦難而存活下來了,在戰爭結束後的一年回到了華沙動物園,而他心愛的妻子與家人早就在那裡等著他。華沙動物園於 1949 年重新啟用,楊在 1951年恢復園長的身份。
Stefania Sitbon, a Holocaust survivor saved by Antonina & Jan #Zabinski #TheZookeepersWife remembers https://t.co/irq3Jqwz27 pic.twitter.com/MwZ4Q1mW6N
— Embassy of Poland US (@PolishEmbassyUS) 2017年5月8日
1968 年,札賓斯基夫婦倆獲得以色列頒發的國際義人獎。不過當時的東歐籠罩在蘇聯的陰影下,社會仍舊動盪不安,直到共產主義於波蘭正式崩盤的 1989 年,華沙動物園才漸漸找回以前的生機。不過,此時的楊與安東妮娜,早已分別在1971年及1974年過世了。
札賓斯基夫婦不顧生命安全,在二戰期間拯救超過 300 位猶太人,絕對稱得上義舉;然而,小女兒德蕾莎在接受訪問時表示,父母從來沒有把這些事情掛在嘴上過,也不認為自己是英雄:「我的父母告訴我,他們只是履行了身為人的義務,做了應該做的事,並沒什麼了不起的。其實我也跟大家一樣,想要了解戰爭期間的動物園究竟發生什麼事。不過我想,我們更應該知道的是——唯有人性跟愛,才能做到這一切。」
Happy #InternationalWomensDay
— Jessica Chastain (@jes_chastain) 2017年3月8日
This is Teresa Żabińska. Last night we celebrated her mother, Antonina. Today we celebrate all women! pic.twitter.com/daljLyjaoa
(德雷莎與潔西卡合照)
電影中總需要一個反派角色,而好人與壞人之間也會發生一些衝突來製造戲劇效果。盧茲黑克(Lutz Heck)在《園長夫人:動物園的奇蹟》中就類似這樣的存在,不過他本人可能未必像一般納粹那樣毫無人性,也不是一個嘗試想佔安東妮娜便宜的傢伙;換句話說,黑克的性格更「曖昧不明」一點。
黑克跟札賓斯基夫婦並不一樣,他對動物的熱愛來自於對物種的狂熱,就像納粹一樣。他是高階的納粹軍官,因此有權在歐洲各大動物園尋找及蒐集想要培育的物種,在從事相關研究的時候結識了楊札賓斯基,才會開啟與華沙動物園的一段歷史。而那時,戰爭還沒爆發。
事實上,黑克的確嘗試培育出基因優良的「黑克牛」、「黑客馬」,然而最後都無疾而終。此外,他並非是一個真正的愛動物人士,他在把所謂的「精英物種」帶出華沙動物園後,剩下的動物便不理不睬,最後都在新年夜被德軍所舉辦的「槍殺派對」中難逃一死。
由於動物園後來改做為養豬場,黑克便沒有掌管的必要,他也沒有再與札賓斯基一家保持互動,因此並不知道那裡藏匿了猶太難民。而在電影中,我們看到黑克對於安東妮娜的迷戀,可能沒有那麼直接、或根本不存在——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黑克對安東妮娜有任何逾越的言行舉止,僅在安東妮娜的日記上發現「他似乎對我特別好」等句子。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