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調查報導,要找出被害人很容易,但要找到加害人,很難。」人人想要伸張正義、眾聲喧嘩的年代裡,調查記者欲還原事件原貌,更像是在一團迷霧中找方向。
2017年卓越新聞「深度報導獎」得主,資深記者呂國禎21日分享,他和團隊如何耗時4個月,檢視台灣717家正在申請合法化的違章工廠,侵佔農地背後的真相,揭露《農地上的世界冠軍》不能說的秘密。
呂國禎認為,取得「真相」和「數據」是做調查報導過程中,最不容易的環節。
調查議題常常背後牽涉各方利益糾紛,如環境永續和經濟發展似乎永遠站在對立面,但也可能創造雙贏。呂國禎說,自己在報導時「並非只是製造問題,更要解決問題」。
生於高雄大寮的呂國禎,長期關注環境與土地議題。這次他領軍《天下雜誌》團隊與智庫公司合作「D4SG資料英雄計畫」,將包括717家公司、186個特定區域的3000多筆資料,利用內政部全國土地使用分區資料查詢系統,輸入地號和坐標,與政府公告的商業登記資料進行比對。
追查之下竟發現,以便宜價格取得良田、大蓋工廠的兇手,都是台灣許多躋身國際的知名大廠,而非原本設想中沒錢買地的小廠商。但是,讓問題浮現後,更要解決問題。
呂國禎說:「媒體找出問題,並不是要製造社會對立。」
違法的人和事通常不會自己現形。但是已掌握證據的呂國禎帶著團隊,親自走訪違章工廠時,告訴這些「農地上的世界冠軍們」:「我一定會把事情報導出來,但同時也給你機會說出你的困境。」這是呂國禎積極解決問題的態度。
他深入田野,探訪彰化鹿港一家車燈大廠。內部停滿進口名車的工廠,在農地上轟然矗立。大老闆卻不願多投資把廠房蓋在合法的工業用地上。呂國禎向政府單位檢舉,竟有官員護航回應:「人家做車燈,所以要研究勞斯萊斯的車燈。」
政府官員這句「神回覆」,讓人啼笑皆非。但更讓呂國禎認為,政府需要被監督。他和團隊花費大量心血,才能揭發許多台灣環境議題背後的真相,過程之中難免得罪人,甚至還收過大老闆的存證信函。這樣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是否曾讓呂國禎感到灰心、失望?
他承認確實會遇到揭發問題後,正義仍無法被伸張的情況。但是,至少每次的結果都有「新的收穫」。
呂國禎發現,面對高產值違章工廠的案例,各方關係人常把問題推給「歷史共業」,辯稱1972年、時任台灣省主席謝東閔推動「客廳即工廠」,導致今日良田變工廠的景象。
呂國禎調查後卻證實,《區域計畫法》落實後,政府已對台灣所有土地徹底調查、分類,解決歷史問題,因此所謂的「歷史共業」並不存在。
當然,台灣各角落仍有許多值得報導的「隱形冠軍」,呂國禎現在做「揚善」報導前,不忘「查地號」,確認企業用地合法。報導查證層次更上層樓。
現任《天下雜誌》副總主筆的呂國禎,是台灣新聞獎的常勝軍。
事實上,他原先就讀造船科,卻意識到自己非常喜愛閱讀報章雜誌,前後花了4年時間,考插大,補習前已自學熟讀大傳理論,終考取世新廣電系。
畢業後,為了成為一名財經編輯,他背下一整本財經雜誌《四季報》中,介紹台灣上櫃公司的資料,獲當時《勁報》老闆推薦擔任財經記者,從28K的菜鳥做起,一路走來,「熱情」始終是呂國禎對新聞工作持續下去的動力。
「熱情」不是老生常談,因在呂國禎談笑之間一覽無遺。追求真相的真功夫,或許更關鍵,才能讓這條新聞路,走著、走著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