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邁入12月前夕,歐美各大業者都會因應「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推出特惠活動,在新冠疫情時代,避免讓年度最大的購物盛事演變成「超級傳播大會」,美國業者紛紛祭出對策,盡可能避免助長疫情擴散。
新冠疫情持續肆虐全美,確診病例已累計1280萬例。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美國人擔憂黑色星期五前往實體賣場購物恐演變成超級傳播大會。因此許多零售上將優惠集中在線上購物,並延長折扣活動至一個月,以分散人潮聚集。
此外,打算到實體店購物的民眾則有六成計畫限制停留在店內的時間,如此一來不僅保護自己,也將低店內員工的接觸風險。
以跨國零售企業沃爾瑪(Walmart)為例,業者將11月27日黑色星期五當日的特惠活動提前三周、並延長進行,同時增加線上購物的優惠額度。首席銷售官麥考爾(Scott McCall)表示,「銷售分散不僅能保護顧客,也能保護我們的員工。」
沃爾瑪的競爭對手Target則限制店內的來客人數,並且鼓勵消費者事先登記欲前往店家,透過網路事先排隊。系統會告知當前店家人潮狀況,讓民眾可以在家裡或車上等候,免去在人龍中排隊等待的傳染風險。
We're making the shopping experience even safer and easier for our team and guests this holiday season. ❤️ Take a look at our latest safety measures and our contact-free same-day pickup & delivery services: https://t.co/SFH69pHxAX pic.twitter.com/566UpL4Cc5
— Target (@Target) November 21, 2020
在多數傳統賣場鼓勵消費者從實體購物轉為線上之時,亞馬遜(Amazon)正在增加面對面配送(in-person offering)的商品。隨著疫情時代人們更加依賴電商消費,線上購物的訂單也快速增長,訂單延誤或丟失的情況反而變得越來越頻繁。
亞馬遜正在強化全美國900多個城鎮的替代取貨地址(alternative delivery locations),以改善訂單的延誤與丟失。儘管亞馬遜屬於電子商務業者,在全美一些地區的全食超市 (Whole Foods Market)及實體的亞馬遜「特級商品店(Amazon 4-star Store)」也可提供消費者作為替代的提貨地點。
《紐約時報》報導,零售業工作者被稱作疫情下的一群「無名英雄」。不同於消費者可以選擇商品配送到家或到店取貨,減低接觸風險,店員仍被期待照常在賣場內招呼、指引客人;工廠內面對大批貨物寄送的工人更是沒有「遠距上班」的選項。
因此許多業者為這些店員、工人提供「危險津貼」或工作獎金,但店員仍無法避免與「拒戴口罩(anti-masker)」的客人接觸。
對此,全國零售聯合會與危機預防機構(Crisis Prevention Institute)合作,以導工人如何預防和降低與拒戴口罩的消費者互動,或解決其他安全預防措施的購物糾紛。
然而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警告,比起讓員工接受解決購物糾紛的額外訓練,應嚴格落實拒戴口罩者不能進入店內,否則在與這類客人爭論之時,員工反而暴露在更高的感染風險中。
為了在不影響銷售額、保護消費者與員工及防止疫情擴散三者中找到平衡點,可說是讓業者傷透腦筋。疫情衝擊之下,也讓每年美國最大的購物盛事衍生出不同於傳統的銷售形式。
截至11月26日17時,美國新冠確診數共1280萬例,佔全球病例五分之一,死亡人數則累計26萬2030人。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