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局勢持續動盪,掀起大批民眾連日上街抗議,軍方則出動坦克、水砲車及真槍實彈制衡。
19日午後傳出訃聞,才剛年滿20歲的Mya Thwe Thwe Khaing,因在9日參與示威時頭部中彈、陷入病危。首都奈比多醫院證實,她已於當地時間19日11時(台灣時間12時30分)離開人世,成月初以來首位因政變喪生的示威者。
英國、加拿大於18日正式對發動政變軍政府祭出制裁,剛結束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美日印澳同天發布聲明,要求盡速重拾緬甸民主、解除緊急狀態。
在聯合國與各國官員與駐緬甸大使陸續發表譴責聲明後,美國已在11日對軍政府祭出第一波制裁名單,看準十名現任、前任軍官,與三個軍方關聯實體,對象包含敏昂來、代理總統明穗(Myint Swe)。英國與加拿大兩國則於18日同天跟上制裁腳步。
與美國財政部提出制裁相當,英國列名三位將領,凍結其個人資產並祭出入境禁令,包含國防部長妙敦烏(Mya Tun Oo)、內政部正副部長梭圖(Soe Htut)與丹蘭(Than Hlaing)。加拿大則針對共九名軍方官員。
而英國日前曾控訴敏昂來,指其在羅興亞等少數群體爭議上侵犯人權。目前緬甸政府並未立即回應,但軍方發言人表示有意對此召開記者會。
Today the UK has sanctioned further individuals responsible for serious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gainst the people of Myanmar during the coup. We are clear we will act to hold those who violate human rights accountable. We stand with the #Myanmar peoplehttps://t.co/EG27nYGbOE
— Dominic Raab (@DominicRaab) February 18, 2021
在18日同天,美日印澳四國外交部長剛結束四方會談,除了談及新冠肺炎、氣候變遷及印太區域領土及航行問題外,也特別針對緬甸局勢回應。
日外務大臣茂木敏光便說,現有國際秩序下各國領域不斷遭到挑戰(聲明中明指中國),共享法治基礎觀念並強調自由開放重要性的國家需堅定立場。美國國務院聲明也補充道,四國已看到緬甸恢復民選政府的迫切性。
然而鄰近中俄兩國對政變態度仍相當模糊,政變後緬甸民眾抗議行動踏及各國駐緬使館,在15日於仰光中國駐緬使館前,緬甸民眾更疾呼「中國真丟臉!」(Shame on you, China)、「緬甸軍方獨裁就是中國製造!」(Myanmar’s military dictatorship is made in China)。
而對此中國大使仍回應「事前並不知情緬甸政治局勢變化」,指相關協助斷網及派兵謠言為「無稽之談」,但相當避諱以「政變」稱之。而在3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上,中俄兩國也並未參與聯合譴責倡議,僅於隔日對一年緊急狀態表達擔憂、並要求釋放翁山蘇姬。
緬甸軍方於1日,以2020年11月大選舞弊為由發動政變,將實際領導人、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與總統溫敏(Win Myint)逮捕,改由陸軍總司令敏昂來(Min Aung Hlaing)統領國家大權,全國即日進入一年緊急狀態。
政變後緬甸各地民眾掀起大規模示威活動,於17日軍方聲明保證會舉行大選、進行政權交接後,人民不買帳、使街頭抗議達到百萬人規模,同時癱瘓公家機關營運,還於18日傳出駭客入侵政府網站抗議一事,但這也使已連日遭斷網的緬甸連線狀態更近一步被限縮。
《每日電訊報》亞洲區記者史密斯(Nicola Smith)表示,由於緬甸史上人民從未能戰勝軍方,之後幾天將是決定該國未來關鍵時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