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叫車服務的龍頭滴滴出行(DIDI)近日赴美國那斯達克上市進行IPO,結果掛牌不到一周,中國監管當局以違法蒐集個人訊息為由,強制勒令下架滴滴的應用程式,並且禁止新用戶註冊。
中國國家網路信息辦公室在4日晚間7點40分,突然在發出公告「根據舉報,經檢測核實,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問題。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相關規定,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法律要求,參照國家有關標準,認真整改存在的問題,切實保障廣大使用者個人資訊安全。」
Didi ride-hailing service pulled from app stores in China https://t.co/R5LbLvwE7W
— The Guardian (@guardian) July 5, 2021
滴滴出行是目前中國共享汽車服務的龍頭,主要業務為叫車。7月1日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當天開盤報價18美元,對應市值862.92億美元,掛牌後至今下跌5.94%。滴滴出行在中國有超過3.77億年活躍用戶和1300萬年活躍司機,儘管也有試圖進軍海外市場,但尚未開出亮眼成績。作為全球主要競爭對手的Uber市值目前為967.89億美元。
滴滴出行表示,目前已經暫停新用戶註冊,也會遵守法規保護消費者權益。至於目前正在使用用戶並不受到影響。滴滴出行此前曾因用戶安全與營運執照被調查過一次。
此非第一個中國網路巨頭遭到監管單位重擊,近來中國監管單位對網路巨頭監管日益積極。2020年10月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原本要赴美上市結果臨時喊卡,阿里巴巴本身也因「壟斷行為」,遭到監管機構天價罰款182億人民幣。
除此之外,京東與騰訊34家網路企業也遭到點名要求改善。
《金融時報》評論指出,市場對於滴滴出行的IPO實際上憂喜參半,喜的是過去8年以來滴滴歷經19輪融資,終於成為中國共享租車的龍頭,投資者終於得以退場。憂的是滴滴目前業務叫車佔營收94%,但每筆交易毛利率只有3%,滴滴也尚未開發出第二增長業務。
評論指出,中國《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審查的主體為關鍵訊息基礎設施營運者,條文中並沒有具體定義,由於滴滴是國民級別的叫車app,掌握海量中國用戶與道路訊息,變相成為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恐怕這就是被監管單位盯上的主因。
耶魯大學教授Taisu Zhang提出疑問,究竟是滴滴赴美上市監管單位才出手,還是滴滴早知道監管單位要出手才趕緊赴美上市。
Two possibilities: government regulators rushed their punitive measures because Didi just went public in the US; or Didi rushed its public offering because it was about to be sanctioned. Whichever way the causation arrow runs, the timing of the two events can’t be coincidental. pic.twitter.com/sK15huoSzC
— Taisu Zhang (@ZhangTaisu) July 4, 2021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