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目前正在進行第二階段新冠肺炎病毒源頭調查的準備工作,秘書長譚德塞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9日會面時雙方認為第二階段調查也應該包含中國,而中國外交部在29日例行記者會上則再度表達反對之意,並稱「第一階段做過的,第二階段不應該重複」。
美國國務卿29日前往科威特訪問,在當地也順道與也在當地訪問的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會面,雙方針對了WHO第二階段新冠肺炎病毒源頭調查做出討論,而在會後布林肯在推特上表示支持WHO進一步對病毒源頭調查,包括中國。
In a meeting with DG Tedros, we discussed saving lives by ending this pandemic and advancing global health security. The U.S. supports the @WHO plans for additional studies into COVID-19 origins, including in PRC, to better understand this pandemic and prevent future ones. pic.twitter.com/olEWTNUH7k
— Secretary Antony Blinken (@SecBlinken) July 28, 2021
美國國務院在29日聲明中表示「國務卿布林肯強調下階段調查應該及時、基於事實、透明、由專家帶領、以及不受干擾。」
世衛曾在2021年年初獲准進入中國進行第一階段的病毒源頭調查,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一年多之後,方得中國允許到武漢調查,並在結束後提出120頁的報告書,指出「病毒極不可能從實驗室洩露。」不過報告一出來之後,引起各國科學家質疑。譚德塞近期向WHO提出第二階段調查計畫,並呼籲中國公開透明提供早期數據,然而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在7月23日嚴正拒絕第二階段病毒調查納入中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29日例行記者會上也針對WHO第二階段病毒源頭調查再次做出回應。
發言人趙立堅稱第二階段調查是秘書處單獨提出,沒有經過成員國一致同意,而成員國有權作出修改。
趙立堅更批評,中國已經對第二階段調查表達反對,不符合第一階段的結論跟建議,並反對病毒源頭調查政治化。
而一改此前單純反對,趙立堅也在記者會提出「中國方案」,強調第二階段調查應該基於「第一階段的基礎組建」,而且「第一階段溯源研究已經開展過的,尤其是已經有了明確結論的,第二階段不應再重複開展」
趙立堅強調:「特別是中國—世衛組織溯源聯合研究報告已經明確病毒由實驗室洩漏極不可能。第二階段研究重點應放在動物中間宿主引入、冷鏈傳播等聯合研究報告明確的非常可能和可能等潛在傳播路徑,推動在全球多國多地範圍開展溯源研究。」
China agrees origin-tracing should be evidence-based, experts-led and interference-free. The US has done just the opposite: fabricating lab leaks, silencing scientists, and halting origins study on the grounds of national security and interference in the tracing in China. pic.twitter.com/FRQuHaXaYA
— Lijian Zhao 赵立坚 (@zlj517) July 29, 2021
病毒源頭可能性
目前專家之間對於病毒來源並無一致看法,一種說法是洩漏自武漢的病毒實驗室,一種則是懷疑由蝙蝠的動物傳到人體。疫情最早是在2019年12月爆發於武漢的海鮮市場,不過美國情報指出更早就有武漢實驗室研究員發病到當地醫院求診。
目前科學界尚無定論病毒源頭,由於缺乏完整數據與調查,因此武漢實驗室洩漏論仍然存在可能,但世衛第一階段報告認為來自動物可能性較高。然而由於中國不斷反駁指控,令外界對中國的意圖感到懷疑。
《CNN》報導指出,病毒源頭已經成為中美兩國之間的爭議話題之一,而美國總統拜登正聯手國際上盟友在這個問題施壓中國。拜登也在5月下令情報部門在90天內提出報告。六月在英國舉辦的G7領導人峰會當中也呼籲對病毒源頭進行新一輪調查。
最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在疫情立場上偏向中國的秘書長譚德塞也一改立場支持美國等國家的二次調查立場。拜登在就任一天之後便宣布重返川普任內退出的WHO。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