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通過「外國干涉法案」 被質疑擴權打壓言論自由

盧睿鋐    2021年10月05日 20:00:00
新加坡國會經過10小時的激辯後,通過外國干涉法案。(湯森路透)

新加坡在2019年通過《反假新聞法》,賦予政府取締「不實資訊」的權限,讓外界對於該國的言論自由感到擔憂。

 

新加坡內政部9月13日提出《外國干涉(防治)法》(Fica)草案,旨在防止境外勢力干涉內政,法案將授權政府要求社群網站提供個資、下架不當言論等權限,引起爭議。

 

國會在10月4日就法案進行審議,經過10小時的激辯後,最後以75票贊成、11票反對、2票缺席通過法案。

 

 

政府可以要求網路供應商提供個資 違法者恐面臨巨額罰款或監禁

 

《海峽時報》(The Strait Times)指出,只要政府認定某個組織或特定人士「干涉內政」,就有權將其名列「具政治影響力人士」(politically significant persons, PSPs),對他們採取防治措施、要求提供資金來源;另外,該法案也要求新加坡國內所有政黨、政治人物、候選人以及代理人呈報是否和外國有所關連。

 

內務部長尚穆根(K Shanmugam)說:「法案旨在處理危及國安及主權的嚴重威脅,這樣做是要確保新加坡能夠自行決定如何治理這個國家。」

 

新加坡內務部長尚穆根。(湯森路透)

 

根據法案,內政部可以僅憑懷疑有境外勢力干涉,就以公眾利益為由下令調查,以揪出「敵意資訊」。另外,政府也可以要求社群網站、網路服務供應商提供特定用戶的個資,或下架他們認為敵意的言論。

 

 

假如有人代表外國實體,在新加坡發表損害該國利益、煽動仇恨情緒及降低公眾對政府的信任的言論,就會構成犯罪。一旦成案,當事人將不會在公開法庭審理,而是由法官主持的獨立小組聽取申訴。新加坡政府強調,這樣做是必要的,因為當事人的行為涉及國家安全及機密情報。

 

一旦成案,違法者恐會面臨巨額罰款或監禁。

 

 

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s)亞洲區副主任羅伯森(Phil Robertson)表示,對於當地社運人士、獨立媒體及反對派政治人物而言,Fica將會是災難,因為該法案允許政府僅憑模糊的「勾結境外勢力」指控,就恣意懲罰人民,「政府可以利用這條法律下架不喜歡的觀點,透過訴諸適合威權政體、不信任人民的措施,新加坡再次展現他對民主的信心不足。」

 

新加坡政府則捍衛Fica,認為該國是多族群國家,容易受到假訊息、敵意資訊的滲透,讓有心人士藉機煽動種族、宗教議題,造成民眾對立。

 

新加坡國會在2019年通過《反假新聞法》(POFMA),旨在保護公眾免於受到不實資訊的侵害。根據法律,政府能勒令網路平台,要求下架錯誤以及「侵害公眾利益」的言論,並針對該言論做出修正。法案通過後新加坡政府遭批箝制言論自由,新加坡政府則表示不會針對個人言論,僅會處理惡意資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