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的「拜習會」落幕,許多外媒解讀美中關係似有破冰跡象。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形容,拜習見面後,世界總算可以「鬆一口氣」;儘管如此,美中兩大世界強權還是有可能走向衝突的結果。
CNN指出,從美國角度看來,這場會面帶來兩大重要結果。其一,是雙方達成一致立場,認為俄國絕對不可在烏克蘭動用核武;其二,則是美中在氣候議題上重啟對話。除此之外,拜登稱他也向習近平強調,中國有義務緩和北韓的飛彈與核武野心,避免進一步動搖印太地區穩定。
事實上,今年美中這兩個世界最大的強權形同陌路,過去幾個月來沒能共同討論這些議題,恐怕讓全球都身受其害。
CNN分析,從「拜習會」後雙方各自釋出的聲明中,可以看到一種基本態度,也就是兩邊都認知到這場角力的嚴重性,都不希望緊張局勢現在就升高到戰爭。如今美中開始重啟常態的對話,例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預計明年造訪中國;諸如此類的互動,自從今年8月起便中止至今,當時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拜訪台灣,觸發中國強烈反彈,甚至展現越來越強的「軍事鎖台」能力。
危機之際,領袖之間的溝通更顯重要。舉例來說,假如美中海軍在南海陷入衝突,那麼拜登與習近平之間的任何理解與互信,都可能在危機中發揮作用。拜登與習近平認識多年;眼看習近平幾乎變成中國政府的同義詞、「習近平思想」變成官方教條,維持與中國政府高層溝通管道,更是格外重要。西方與俄羅斯領袖在烏克蘭議題上缺乏這樣的溝通管道,正是導致這場對峙如此危險的原因之一。
潘內達(Leon Panetta)曾任白宮幕僚長、國防部長及中情局長,處理美中關係有數十年的經驗。拜習會後,潘內達的看法謹慎而樂觀。他告訴CNN:「如果這場會面的結果是把雙方關係放回更為外交的層面上,也就是雙方開始就該處理的議題展開對話,而非互相對抗,那麼我認為這場會議可說非常關鍵。」
CNN指出,領袖之間的關係,對國家之間的關係具有定調的作用,但其重要性也常常被領袖本人和分析家高估。習近平打破慣例,邁向第三任期,繼續佔據中國政府的最高權力位置,此一事實或許表示,他對美國展現強硬態度不再需要那麼多政治理由。儘管如此,美中之所以會走到這一步,彼此都把對方認定為最主要的國家安全威脅,背後的動力並不是領袖個人特質,而是國家的利益。
不過,峇里島峰會上卻還有一點很明顯:雖然美中都現階段想避免正面衝突,但雙方的目標從根本上就不相容。中國想在亞洲、甚至在全世界出頭,成為強權國家,美國亦然。
據白宮說法,雖然拜登說現在他不認為中國會立即侵略台灣,但他也針對中國對台灣的「脅迫性、越來越侵略性的行為」,指責習近平。中國釋出的新聞稿,則對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前提表達不滿,批評美國把全球衝突理解為民主與獨裁的對抗,傾向用這種視角看待與中國的關係。中國外交部稱,中美不該「試圖去改變甚至顛覆對方的制度」,而美國「應將有關承諾體現在具體行動上,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拜習會前,習近平也說道:「政治家要思考和明確本國的發展方向,也要思考和明確同他國、同世界的相處之道。」CNN分析,這樣的說法可以看成一種承認,在中國躍居世界強權之際,也要承擔伴隨而來的責任。另一種解讀,則是理解為習近平在趁此機會,將過去美國對中國領袖的說教,奉還給美國。
會後,拜登說他認為習近平既沒有更加咄咄逼人,也沒有更願意和解,而是維持他一貫的態度,也就是「直接且坦承」,雙方在意見不同之處、對於對方立場不確定之處,皆直言不諱。這樣的說法暗示閉門會議上的針鋒相對,特別是美中關係最不穩定的層面,例如台灣、貿易、人權議題等。此前拜登採取一種在戰略上引發混亂的做法,多次表態美國將在中國入侵台灣時出手相助;不過在拜習會後,拜登稱他跟習近平都已經知道彼此的立場其來有自。
有跡象顯示,美中兩國仍然有可能就更廣泛的全球議題,展開合作。拜登選在埃及氣候大會(COP27)這個恰當的時機點,公開向習近平表示希望重啟氣候對談;拜習會後,白宮新聞稿指出拜習兩人達成協議,賦予重要的高階官員權力,在氣候變遷、全球總體經濟穩定、公共衛生、糧食安全等議題上,「保持聯繫,深化有建設性的努力」。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白宮的聲明指出,習近平與拜登重申雙方的共識,認為「絕不能讓核戰開打,絕不能有一方勝利」,並強調「反對在烏克蘭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雖然中國尚未就此議題證實習近平的立場,但此說法仍代表了一個訊號,顯示中國可能對俄羅斯施壓,也顯示美國在外交上的勝利。
拜登的策略也再一次透露,他的外交政策目標在於強調中國與俄羅斯的差異。在拜登啟程前往亞洲之前,曾說他認為中國對俄國總統普丁或俄國本身,並沒有很尊重。
如此一來,美國的外交政策兜兜轉轉又回到原點。1970年代冷戰時期,尼克森總統(Richard Nixon)之所以與中國互動,其中一個動機便是在中國與俄羅斯之間打開戰略缺口。當前的局勢跟當時差別不大,只不過中國與俄國的權力關係翻轉了,中國是世界強權,俄國卻變成較次級的夥伴。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