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因決定向烏克蘭提供集束炸彈(Cluster Bomb)而受到譴責,為了辯護這項軍援決定,他甚至在媒體面前脫口而出:「因為美國彈藥已經用光了」,凸顯美國已意識到彈藥短缺的嚴重性。對此,美媒引述華府智庫的兵推結果,分析指出若中國對台灣動用武力,美國恐面臨無彈可射、難以全面援助台灣的窘境。
華爾街日報(WSJ)10日報導,拜登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主持人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表示:「烏克蘭人正在耗盡彈藥,這是一場關係彈藥的戰爭。他們的彈藥快用完了,我們的也快用完了」,這番說詞也引發爭議,輿論認為他洩露軍事機密。
目前為止,美國已經提供烏克蘭超過200萬枚155毫米砲彈,五角大廈指出,烏克蘭每天消耗3千枚炮彈。對此,美國陸軍也保證說,美國今年將增產超過2萬枚砲彈,2024年還會增加更多。
#America Is Running Out of Ammo
— Indo-Pacific News - Geo-Politics & Military News (@IndoPac_Info) July 11, 2023
“America’s munitions shortage is a disgrace that needs urgent fixing.”
This has implications for a #Taiwan conflict, and artillery shells are not the only weapons that are running low.https://t.co/Nxl1r2zEdn
然而,美國的對手可以計算出美國的彈藥產能,並理解到這無法支持一場長期戰爭。拜登政府原先以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的庫存有限為由,不提供基輔這款武器,這款飛彈系統可以協助基輔深入打擊俄羅斯的陣地。不過隨著烏克蘭夏季反攻變得艱難,美國可能會改變主意、提供這些飛彈。
美國國會為烏克蘭軍援提供的額外資金,有助於美國軍械庫的補充;但拜登恐須確保美國自己不會先「耗盡彈藥」,這不僅僅是針對烏克蘭而言。因為如果中國決定武力攻擊台灣,美國可能會需要更多遠程飛彈,才能夠協助台灣防衛。
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4月曾與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合作,舉行針對中國犯台的兵棋推演,結果顯示,美國在3天內就會耗盡所有遠程反艦武器,一旦台海爆發衝突,美國需要大概1000枚至1200枚的長程反艦飛彈;然而由於多年來的小額採購,美軍當前的戰備庫存不到250枚。
主辦這場兵推的委員會共和黨籍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受訪表示:「想要阻止戰爭爆發,必須未雨綢繆。」如果要維持嚇阻能力才能確保和平,那就需要真正的儲備彈藥,並且啟動相關的軍火工業生產。他強調:「這意味著要費時多年、定期撥款來長期採購像是長程反艦飛彈這類的關鍵性彈藥。」
Taiwan should be at top of arms delivery list: US lawmaker
— Spotlight on China (@spotlightoncn) May 22, 2023
Mike Gallagher, the head of the U.S. 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 wants Taiwan to be at the top of the list of nations needing prompt weaponry shipments from Washington.#MikeGallagher #China #Taiwan #TsaiIngwen… pic.twitter.com/yn0mRiRL4R
參與這場兵推的退役海軍少將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也指出,美國及台灣軍隊面臨著如何阻止中國登陸台灣的挑戰。他說:「一般情況下,美國和台灣可以擋得住中國的威脅,但會以台灣軍隊和平民以及美軍的巨大犧牲為代價。如果美國不做出改變,不購買長程反艦飛彈等特定武器,也不改變聯盟或訓練架構,在開戰3周內,就會有25000到30000名美國人喪生。」
拜登的預算要求資金用於多年期飛彈採購,以展開軍事工業的規模經濟。但他與眾議院共和黨達成的預算協議,壓縮2024年及2025年的國防開支,現在國會正為有限的資源爭吵不休。
眾議院撥款委員會拒絕批量購買一些關鍵武器,包括標準6型飛彈(SM-6)與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米切爾航空研究所的岡辛格(Mark Gunzinger)指出,華盛頓的需求反覆、易變,正是美國軍工企業變得脆弱的原因。製造商為多種飛彈生產一兩個零組件,這些分包商的「利潤微薄」。
眾議院撥款委員會的觀點是正確的,有限經費必須更妥善用於部隊維護及訓練,但同時彈藥短缺成為國防開支不足的風險之一。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美國的彈藥短缺是一項亟需解決的恥辱。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