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領導人金正恩15日抵達俄國遠東地區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參訪當地的戰機產線,雖然北韓與俄方並未對軍火供應一事表態,但烏克蘭軍情局長日前表示,平壤向莫斯科提供的122公厘、152公厘口徑彈藥與火箭彈,早在1個半月前已開始運往俄國境內,南韓學者則表示,北韓與俄國的軍事合作,最終恐將使中國擴張意圖造到挫敗。
烏克蘭媒體「烏克蘭新聲音( New Voice of Ukraine)報導,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13日表示,北韓與俄國約1個半月之前,就已達成軍火供應的協議,並且展開交付作業,他也強調北韓的強大軍火產能是俄國目前難以企及的,因此雙方展開合作無疑將對烏克蘭抵抗俄國侵略的行動造成負面影響,但也凸顯出俄軍彈藥嚴重短缺的情形。
在平壤與莫斯科關係升溫的發展下,南韓智庫「世宗研究所」前所長、現任外交戰略資深研究員秦昌碩(Jin Chang-soo, 音譯)指出,中國可能會成為最大的輸家。他表示,為了因應東北亞局勢,美、日、韓三方將會進一步鞏固、並且制度化安全領域的合作架構,使北京當局不斷表態強烈反對的印太版「迷你北約」(mini-NATO)逐漸成形,且此次金正恩與普丁會面,更為前述三國的合作提供了動力。
The Kim-Putin summit is just pro forma.
— Collin Koh ???? (@CollinSLKoh) September 14, 2023
"A month and a half ago the agreement was made and shipments from North Korea began,” said Budanov.https://t.co/AbaEqENIRG
秦昌碩指出,美日韓軍備能力遠勝於俄、中以及北韓,從北京的角度來看,北韓與俄國領袖的會面,將促使美日韓對於三方安全合作更為積極,但相對而言,與北韓和俄國的軍事合作卻不一定合乎中國利益。此外,美日韓提升情報共享與聯合軍演規模,勢將進一步侷限北京戰略選項,並危及中國成為區域霸權的野心。在此同時,北京在區域內的影響力也會受到影響,進而使部分小型國家在外交與經濟上脫離中國的宰制。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中國可能反過來利用這樣的機會,達成長期利益,南韓前國安會官員、地緣政治戰略專家全景勳(Cheon Seong Whun)表示,俄國提升在亞洲能見度、東北亞區域情勢轉變等情形,可能促使華府重新衡量在印太區域的戰略態勢,雖然對於中國拓展全球影響力的計畫構成挑戰,但也可能因此對中國形成有利局面。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