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19日,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和英國首相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夫人在群眾的掌聲下,手起筆落,簽下了決定香港未來的《中英聯合聲明》。全程香港未有任何代表出席,也未被諮詢意見。
自1985年5月27日兩國在北京互相交換批准書後,香港便開始了回歸中國的過渡期,直至1997年7月1日正式移交主權。
英國望繼續管理
最初,英國希望即使香港主權交還中國,英國仍可擁有相當程度的管理權。
根據《CNN》報導的英國解密文件,柴契爾內閣當時曾私下商討,只要中方願意,英國的香港新界(New Territories)土地租約可轉為無限期(indefinite),「使英國政府在1997年後仍可管理。」不過這項提議遭北京以「不必要且不適當」為由拒絕,當時的英國大使在1979年9月的備忘錄裡形容該答覆「令人失望」。
三年後,柴契爾夫人1982年前往中國,成為英國首位拜訪共產中國的首相。會晤前一份簡報文件指示柴契爾和中國「商討香港未來走向」。另一方面,英國外交部也以英國政府會繼續管理香港的前提下繼續運作。
1982年3月的備忘錄記載著,「只有在自治權確定受英國保障時,人們對該領土的信任才得以繼續維持,尤其是投資人的信賴。」
政權穩定為第一優先
英國已故前首相希思(Edward Heath)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鄧小平於1982年4月召開會談,鄧小平提到新憲法允許「設置特別的行政模式」,讓香港與中國實施不同的法律和經濟系統。此時,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原則,在香港主權回歸中國的狀況下,香港可以維持「資本主義」經濟,並獲得有限的民主自由。
該年9月,柴契爾與趙紫陽於中國人民大會堂見面。據該會議記錄透露,趙紫陽舉出兩大原則——主權以及香港的繁榮與穩定,而若要排出順序的話,「中國會將主權置於最前頭」。
Pics of China leaders Mao Zedong-Deng Xiaoping-Jiang Zemin-Hu Jintao-Xi Jinping right as you arrive in #Lhasa #Tibet pic.twitter.com/g26ZJbzK8w
— Matt Rivers (@MattRiversCNN) September 9, 2016
(機密文件指出,鄧小平(右上)1982年9月警告柴契爾,中國對於香港未來情況遲遲懸而未決已漸漸失去耐心。)
中英兩方的對話直到柴契爾離開北京都還在進行,最後拍板定案的便是1984年由趙紫陽和柴契爾所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
港民變相「被噤聲」
香港已故前立法局議員王霖曾在1984年3月批道,「中英政府聲稱歡迎香港人民(對移交主權)表達意見,但人民在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情況下,要怎麼表示自己的看法?」
解密後的備忘錄記載,英國當時主要擔憂如何維持香港的市場「信心」,並且避免像1982年與阿根廷爭奪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為馬爾維納斯群島)一樣,爆發主權戰爭。
Cartoon via: @Badiucao.
— Hong Kong Free Press (@HongKongFP) 2017年7月1日
China says its #HongKong Handover agreement with the UK is of no ‘practical significance’ https://t.co/2yhIsm58mc pic.twitter.com/liz47wHDmL
香港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指出,香港民眾清楚了解「英國在意的只有貿易,而香港人的利益只是次要。」劉慧卿也提到,「福克蘭群島只有1800位人民和數千隻綿羊,他們都有權坐上談判桌,參與英國和阿根廷的協商,但移交主權的談話,香港人民卻連一點邊都搆不上,只有在協議談成、起草《香港基本法》時得以參與討論。」
China says its Hong Kong Handover agreement with the UK is of no 'practical significance' https://t.co/2yhIsm58mc #HKSAR20 pic.twitter.com/ucq2Q7gUPc
— Hong Kong Free Press (@HongKongFP) 2017年7月1日
民主的存續
時任記者的劉慧卿批評,英國不給予香港人民民主的選舉,也不准香港公民移居英國,讓港人成了「三等公民」。劉慧卿稱柴契爾將「超過500萬人民的未來交給獨裁的共產政權。」對此,柴契爾回應英國「已為香港盡心盡力」更指劉慧卿可能是唯一不滿意這決定的香港人。
而根據解密文件的資料顯示,早在移交協議談妥前,英國官員確實試圖尋求方法,確保香港的民主,但都被北京政府斷然駁斥並拒絕。據信,中國前總理周恩來1958年曾向英國官員強調,英方要讓香港人民自治是「十分不友善的行為」。1960年更有中國官員出口威脅,如英方嘗試要讓香港擁有更多民主,不排除因此出兵。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末任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離開後,香港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和他的夥伴向民眾表示:「民主的火已經點燃,並在我們的心中燃燒著,永不熄滅。」
Video: UK Foreign Min. Boris Johnson urges democratic progress in Hong Kong https://t.co/Hw6Qzj25N9 @UKinHongKong pic.twitter.com/XPbnD9fVy8
— Hong Kong Free Press (@HongKongFP) 2017年6月29日
(英國外交大臣強森(Boris Johnson)6月29日道,英國希望香港在民主上能有更多進展。)
【編輯推薦】
川普移民禁令改版再上路 隨即面臨法律纏訟
推動法國婦女墮胎權 納粹集中營倖存者薇伊89歲辭世
【熱門影片推薦】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