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Toshiba)記憶體部門出售案卡關,南韓記憶體大廠海力士(SK Hynix)可能是當中最關鍵原因。
海力士採取何種方式參與競標,市場盛傳2種版本,根據《路透》報導,海力士將購買可轉換債以資助給日本政府支持的INCJ(Innovation Network Corp. of Japan) 團隊。
另外《華爾街日報》報導,海力士已經與INCJ團隊中的主要出資方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簽署合約,海力士未來有權買下部分或全部貝恩資本持有東芝記憶體部門股權,由此看來,海力士絕非僅是出資給INCJ團隊的銀行角色。
消息人士指出,INCJ與日本官方代表日本發展銀行將聯合收購66%的東芝記憶體部門,另貝恩資本將拿下約34%的剩餘股權,總計將以2兆日圓買下東芝記憶體部門。
不過,以上說法都無法獲得東芝、海力士、威騰電子、INCJ的評論與證實,海力士在目前出售案中身份實在太過敏感,緣由海力士是東芝記憶體部門強力競爭對手,加上以往曾經有技術外流的醜聞,能夠參與INCJ團隊實屬不易。
Bain Capital is part of the consortium. Toshiba decides on chip unit sale plan. https://t.co/gqiBuSSMGq
— Akira Tokuhiro, PhD (@TokuhiroAkira) 2017年6月21日
東芝記憶體部門投資夥伴、也是競標對手的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就以上述理由,高度質疑海力士為何可以參與INCJ團隊。INCJ有日本政府支持,強調技術根留日本防堵技術外流,而海力士的加入顯得矛盾,也增加東芝記憶體技術未來外流可能性與風險。
海力士之所以可以加入INCJ團隊,是因為INCJ無法吸引其他日本大型電子公司加入,而INCJ需要壯大團隊陣容,海力士因此出線。
東芝社長綱川智(Satoshi Tsunakawa)對於海力士參與INCJ團隊強調,海力士僅提供資金不會持有東芝記憶體部門任何股份,也不會參與公司管理,如此一來將可避免日本政府反壟斷法審查,也不會導致核心技術外流。
不過東芝與海力士以前的確發生過技術外流的法律紛爭。
2014年東芝提出訴訟,指控海力士自東芝記憶體部門前員工手中非法取得半導體研究資料。威騰電子當時已經是東芝記憶體部門投資夥伴,而海力士最後以2.78億美元和解相關訴訟。
【編輯推薦】
【熱門影片推薦】
●小小兵魅力再度席捲全美
●阿茲提克骷髏塔揭「婦孺獻祭」文化
●敘利亞開齋節後再傳自殺式攻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