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安部:外國教授蒐集生態數據危害國安 被依法處理

洪毅    2024年05月13日 16:45:00
中國國安部發表文章的配圖,稱有境外勢力安裝儀器蒐集中國自然環境數據,威脅國安。(取自微博)

中國國家安全部今天(13日)發表文章,強調自然保護區的環境資訊屬於國家安全的一環,近年來就有數宗以非政府組織學術交流及考察的名義,試圖竊取自然環境的地理、氣象、生物等資訊的事件,威脅國家安全。

 

央視新聞報導,中國國安部在最新文章中指出,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而近年來就有境外勢力打著「科研」或「生態保護」的旗號,非法竊取自然保護區的資訊,對中國國家安全帶來風險隱患。

 

國安部在文中舉出2個案例,第1個是一名自稱來自「X國」的教授,向中方人員表示希望能開展跨國學術交流,考察生態環境,並允諾提供豐富報酬;於是在中方人員帶領下,該教授在國家級濕地保護區及林場等地,在多處安裝考察生態環境的設備。

 

西藏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中國國安部將生態環境資訊與國家安全掛勾。圖為西藏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取自微博)

 

報導指這些設備非法採集了中國重要的地理、氣象、生物等資訊,國安部根據線索迅速展開工作,即時制止活動,並會同有關部門「依法處理」該教授等涉案人員,該教授已承認藉學術合作的名義,蒐集、竊取中國「非傳統領域安全資料」。

 

第2個案例是某外國大學在「境外非政府組織」支持下,與中國溪南地區「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研究管理單位展開合作,結果外國團隊竟以利益、色誘等方式,脅迫中方人員為其竊取自然保護區敏感數據。

 

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紅外線相機捕捉到大貓熊的身影。(取自微博)

 

國安部指出,該非政府組織「背景複雜」,實為「某西方大國」以合作項目為掩護,非法竊取中國自然保護區敏感數據,包括在保護區內安裝氣象站、紅外線相機等設備,並以GPS測繪,竊取電腦資訊等,獲取自然保護區大量數據,對中國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危害。

 

 

國安部在文末指出,中國自然保護區的地理、氣象、生物等數據,是中國獨有的寶貴資源,事關中國生態安全、生物安全、數據安全,非法採集、傳送這些數據,將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