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鑒北韓4日首度成功試射洲際彈道飛彈,《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要求立即召開安全理事會,15成員國將於7月5日齊聚舉行閉門會議,商討北韓核武問題。本次飛彈試射為北韓2017年以來第11次試射。
根據《韓聯社》報導,北韓4日在平安北道芳峴一帶向半島東部海域(日本)發射「火星-14型」(Hwasong-14)彈道飛彈,日本《NHK》已證實,飛彈落入所屬經濟海域。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5日證實,平壤確實於4日發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ICBM)。他稱此舉對美國乃至世界的威脅已升級來到新層級,警告美國絕不會容忍擁核的北韓。
五角大廈發言人懷特(Dana White)於聲明中表示,為回應4日試射,美國已與南韓進行一場「意在展示我們精確開火能力的聯合軍事軍演」。
BBC引述北韓官媒說法指出,「火星-14型」4日落海前飛行了39分鐘、共933公里,高度達2802公里。這意味北韓已具備向美國領土阿拉斯加發射飛彈的能力。不過,專家認為北韓飛彈尚無法準確攻擊目標,同時質疑平壤是否具備縮小核彈頭的技術。
與北韓接壤的中國及俄羅斯,持續呼籲凍結金正恩政權的核武計畫,但要求美國與其盟友南韓暫停恐惹惱金正恩的大規模軍演。中俄曾出面阻止美國於南韓部署旨在攔截北韓飛彈的「終端高空防禦系統」(THAAD,簡稱「薩德」系統)但未果。
面對平壤自誇是「擁有強力核武的國家」且「擁有的洲際彈道飛彈可攻擊世界各處」,BBC南韓特派記者伊凡斯(Steven Evans)分析,真正的關鍵在飛彈的射程範圍。它能否攻擊美國本土?
「科學家關懷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全球安全計劃(Global Security Program)主任萊特(David Wright)指出,北韓官媒報導若屬實,「這枚飛彈在標準彈道下的最遠射程可達6700公里左右」,屆時美國西北州的阿拉斯加恐落入範圍。夏威夷及美國其餘48州則不在威脅射程內。
另外,伊凡斯解釋,北韓若真要發動攻擊,所需的就並非只是一枚「會飛」的飛彈,同時須確保它在重新進入大氣時具備保護彈頭的能力。究竟北韓是否擁有該技術尚待進一步確認。
【編輯推薦】
收回漁業主權 英國預告退出上路53年的《倫敦漁業公約》
【熱門影片推薦】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