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傳統零售業衰退,百年品牌西爾斯(Sears)今年4度宣布將裁撤旗下分店,總計400多間分店將在10月結束營業。逼退西爾斯的,不只是大眾消費習慣的改變。面對沃爾瑪(Walmart)和亞馬遜(Amazon)等新型態的零售品牌,西爾斯的衰退並非毫無理由。
2017年年初,老牌百貨公司梅西(Macy's)計畫關閉旗下68間分店;4月,連鎖鞋業Payless熄燈,旗下400間店面結束營業。
面對電子商務的崛起,美國的傳統零售業走入黃昏。根據零售業智庫Fung Global Retail & Technology的資料顯示,截至6月中,全美已經有5300間零售商店結束營業,而這個數字是2016年同期的3倍。
零售業的倒閉潮短期內似乎不會消退。《今日美國》(USA TODAY)報導,有130年歷史的零售品牌西爾斯在7日宣布將在關閉旗下43間分店,包含35間的Kmart和8間的西爾斯商店。
Kmart是在2004年和西爾斯合併,2012年時分店共達2000多間。然而到了今年,西爾斯旗下將只剩1140間店。
這已經是2017年西爾斯第4次宣布裁撤分店,預計年底前將裁掉300間分店。
「我們不會輕易的就做關店的決定,」西爾斯的執行長蘭伯特(Eddie Lampert)坦白道:「好幾年來一直試圖為虧損的分店恢復競爭力,並留住工作」。
《財星雜誌》(Fortune)報導,2017年第一季西爾斯銷售額相較去年同期萎縮了12.4%,而Kmart也下跌了11.2%。同年3月西爾斯所發布的一項報告中,甚至暗示了公司破產的可能。
儘管傳統的實體通路正在式微,卻不代表零售業未來毫無希望。許多傳統品牌老早就跨足電子商務,近年來甚至開始嘗試將科技融入消費體驗,來讓顧客更願意留在店裡。
全球最大零售業者沃爾瑪開始在特定分店實驗新的Scan and Go技術,消費者只要用智慧型手機就可以掃描產品,直接省下排隊結帳的時間。
才剛買下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的電商亞馬遜也在計畫採用虛擬實境(VR)及擴增實境(AR)技術,來讓消費者模擬各種家電用品擺在家裡的樣子。另外旗下商店Amazon Go也主打「拿了就走」快速省時的消費模式。
藉由突破傳統零售業的經營模式,沃爾瑪和亞馬遜硬是在這個衰退的市場中逆勢成長。
根據會計師事務所勤業眾信(Deloitte)所公布《2017全球零售力調查報告》(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7),沃爾瑪以總營收4821億美金穩坐零售業龍頭,其營收為第2名好事多(Costco)的4倍之多。
亞馬遜則是在2017年首次擠入前10名,它於2011年到2016年的複合成長率高達20.8%,為總營收前10名之最,而第1名的沃爾瑪僅有2.7%。
【編輯推薦】
●「獨立是條不歸路」 庫德斯坦9月辦獨立公投
【熱門影片推薦】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