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6個星期的調查之後,美國聯邦航空總署在向國會提交的報告中,揭露波音集團內部存在長期不顧產品品質,要求旗下產線趕工的情形,恐是該公司所生產機種近年來頻頻出現運作問題的重要原因。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在今年元月時,1架美國阿拉斯加航空(Alaska Airlines)營運的波音737 Max機種,在起飛後不久因為艙門脫落而返航,雖然並未造成任何傷亡,但引發外界對飛行安全的高度擔憂,美國聯邦機構調查則發現艙門掉落的事故,是該架飛機返回原廠進行維修後,有4枚螺栓並未鎖回所導致。
在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向聯邦參議院常設調查次級委員會(PSI)所提交的報告中,發現波音公司「更多令人不安的生產問題,其中包括無法對產線員工提供適當的訓練以及裝備,以及詳盡記錄並且控制未達標準零件的去向,對產品品質執行適切的檢測作業」,同時也發現該集團長期以來對於生產速度的重視,遠高於對品質的重視。
FAA署長惠塔克(Mike Whitaker)在今年6月於國會作證時,曾檢討FAA對於該集團「過於放任」(too-hands-off)的監管態度,因此在這次的報告中,除了揭露波音集團內部問題之外,FAA也強調該機構持續監督、確保波音產品符合安全標準的努力。
在23日出席眾議院航空次級委員會聽證會時,惠塔克則是表示FAA監管人員已進駐波音位於華盛頓州倫頓(Renton)的737機型產線,嚴格監控運作情形。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