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自從2011年起陷入內戰,掌握政權的總統阿塞德,與抱持反對立場的各方勢力爆發長期武力衝突,除了導致大量平民流離失所,構成近年來使包括歐洲在內等地頭痛的難民潮,也使區域局勢始終難以穩定,此次反抗軍時隔8年再度攻入北部大城阿勒坡,恐將使內戰態勢再度升高。
美聯社指出,在2016年時,阿塞德(Bashar al-Assad)所領導的政府軍,在俄軍大規模空襲助陣下,從反抗軍手中奪回阿勒坡,阿塞德也在俄國、伊朗以及伊朗所扶植的真主黨(Hezbollah)等勢力支持下,持續掌控敘利亞政府以及該國約70%的領土。
於2010年至2014年擔任美國最後一任駐敘利亞大使的福特(Robert Stephen Ford)表示,近期包括真主黨、伊朗等各方勢力的注意力都聚焦在與以色列的衝突之上,因此讓敘利亞反抗勢力找到可乘之機,再度對政府軍所掌控的地區發動攻勢。
自從2011年至今,敘利亞內戰至少已經造成50萬人喪命,另有680萬人逃往境外,大批難民潮則助長了歐洲各國內部反移民的右派聲浪,造成各地政治板塊移動。目前阿塞德政府未能控制的30%領土,則分別由許多反抗勢力或外國力量盤踞,其中美軍仍有約900名兵力駐於敘利亞東北部,主要在防止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死灰復燃。
但包括美軍與以色列軍方,都會對敘利亞政府軍以及敘利亞境內伊朗所支持的民兵勢力進行空襲行動;此外,土耳其也在敘利亞境內派駐軍力,並且對敘利亞反政府陣營握有重要影響力。
華府智庫「中東研究所」(Middle East Institute)長期追蹤敘利亞情事的研究員李斯特(Charles Lister)表示,在政府軍與反抗陣營所控制地帶長期未出現變動的情況下,此次反抗軍攻入阿勒坡「恐怕有重大且扭轉情勢的影響力」,因為敘利亞政府軍若無法守住該地區,將被各方勢力視為擴張的大好時機,屆時包括「伊斯蘭國」都有可能在敘利亞境內再度興風作浪。
福特則認為此次在阿勒坡爆發的攻勢,恐將進一步使俄國與土耳其勢力介入,從而使局面更形複雜化。
此次領導反抗勢力的伊斯蘭主義激進團體「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HTS),長期被美國以及聯合國認定為恐怖主義組織,該組織領導人喬拉尼(Abu Mohammed al-Jolani),則是在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的頭幾個月,成為恐怖組織「蓋達」(al Qaeda)敘利亞分支的領袖,並且展露頭角。
在早期,哥拉尼與其所領導的敘利亞「蓋達」分支,屢屢進行包括炸彈攻擊、向西方國家駐軍進行攻擊,強奪少數教派人士財產等行為,並且在控制區域內部署宗教警察,對女性服飾進行嚴格規範。
但在2016年時,哥拉尼與其所領導的組織斷絕了與「蓋達」體系的關係,並且在近幾年內試圖重塑「沙姆解放組織」的形象,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研究員澤林(Aaron Zelin)表示,哥拉尼開始對其勢力範圍內的極端團體進行掃蕩,並且推動民權政府概念,將己身形塑為平民的捍衛者,更在去年於伊德利布市(Idlib)首度允許基督教舉行耶誕彌撒。
這一系列的措施獲得成效,在2018年,當時的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就表示不再將哥拉尼視為直接敵對的對象,但「沙姆解放組織」仍持續允許部分極端主義組織在其控制區域之內活動,並且曾在2022年與美國駐敘利亞的特戰單位交火。
自古以來就是中東地區多條貿易路線樞紐的阿勒坡,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且是中東文化與經貿中心之一,在內戰爆發之前,當地人口約有230萬人,在2012年時,反抗勢力奪取該城東部地帶,也成為反對陣營最重要的戰績之一。
在2016年時,敘利亞政府軍在俄國發動大規模飛彈、桶裝炸彈的殘酷攻擊之下,使反抗勢力控制的阿勒坡區域陷入嚴重人道危機,迫使其不得不交出手中所控制的區域,俄國的軍事介入也成為阿塞德政權得以鞏固統治基礎的重要因素。
直到今年,由於以色列與真主黨之間爆發戰爭,引發以軍空襲阿勒坡,對真主黨在當地的軍火庫以及敘利亞政府軍進行攻擊,但以國鮮少對此類消息做出回應,避免公開承認攻擊敘利亞領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