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不多卻能呼風喚雨 7-11收購凸顯日本家族企業獨特文化

洪毅    2024年12月12日 17:59:00
ACT收購7&I控股失敗,凸顯日本企業家族的強大影響力。圖為7&I控股(右)及子公司伊藤洋華堂的標誌。(取自@ShowaDiary_com)

加拿大零售巨頭提出收購日本7-Eleven(7-11)超市母公司後,創辦人家族決定籌集巨資抵制交易,此舉既反映出對外企收購的抗拒,也反映出日本許多家族企業雖然表面上沒有太多持股,但足以在幕後呼風喚雨的特色。

 

路透報導,家族企業在全世界都不罕見,但是在日本很不一樣的地方是,家族不用持有大量股份,就能控制公司,例如在加拿大ACT(Alimentation Couche-Tard)欲收購日本7-11(Seven-Eleven Japan)母公司「7&I控股」(Seven & I Holdings)的案例中,創辦人伊藤雅俊之子、7&I控股副總伊藤順朗只透過「伊藤興業」(ITO Kogyo)持有8.2%股份。

 

儘管持股比例低,這依然不妨礙為了抵制ACT於10月提出的470億美元收購邀約,伊藤順朗上月宣布斥資580億美元行使管理層收購,將這間公司私有化下市。

 

 

 

2021年時,1篇由加拿大亞伯達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等學者發表的論文指出,從1960年到2010年間,日本上市公司中,高達1成至3成的公司其創辦家族的持股「低到不需要公開」,這當中包含卡西歐(Casio)、鈴木(Suzuki)、豐田(Toyota)等知名日企,該論文稱其為「家庭軟資產」,以其品牌名稱及名望控制公司。

 

一匿名的7&I控股投資人透露,有次他參與這間公司高層的會議的時候,伊藤順朗全程沉默,其家族對公司的影響力及權力都瀰漫著「相當程度的神秘」;日本諮詢商Japan Consuming分析師考斯頓(Michael Causton)表示,就像許多日本著名企業家創立的公司一樣,所有的7&I控股高層都知道,伊藤家族的遺產是不成文的紅線,這也是7&I控股堅持抵制外國投資人的呼籲,也就是剝離子公司「伊藤洋華堂」(Ito-Yokado)的原因,因為這個零售連鎖是伊藤家族的「起家厝」。

 

報導指出,隨著近年來行動派投資人,也就是藉增加持股以試圖改變公司治理的投資方,還有監管制度的精進,家族為了抵制這樣的趨勢而私有化公司可能會變得愈來愈常見,日本尤其如此。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