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曠日廢時,現在,俄羅斯無人機幾乎每天都會襲擊基輔,1群志願者用二戰時期的老式機槍和簡易裝備,守護著烏克蘭首都的夜空。他們大多是普通市民,白天工作,晚上輪班值守,以有限的資源在寒冬中不斷進出防空陣地,辨識俄軍大規模使用的伊朗Shahed無人機動向,然後向它們開火。
這些廉價、但數量龐大的無人機,被俄羅斯用來耗盡烏克蘭的防空系統,並製造平民恐慌,凸顯烏克蘭急需更多現代防空裝備。同時,這群志工堅守陣地、日夜奮鬥,他們的努力象徵著烏克蘭人民面對侵略時的韌性及決心。
《華盛頓郵報》報導,過去兩個月,俄羅斯大幅增加對基輔及其他主要城市的空襲,造成大量平民傷亡,還摧毀了許多能源基礎設施。聯合國報告顯示,11月至少有165名平民死亡,近900人受傷,其中93%傷亡發生在烏克蘭控制的領土上。
儘管俄羅斯曾威脅對烏克蘭部署核飛彈,但更多時候使用的是伊朗設計的「見證者」(Shahed)無人機。這些長3公尺多的廉價無人機從9月開始,出現在烏克蘭領空的數量幾乎翻倍。俄羅斯9月發射約1300架Shahed,到11月已增至2500架。
Crowded skies over ?? tonight - 100+ drones.
— Alex Cadier (@alexcadier) December 12, 2024
Local telegram channels wondering if it might break the record number of drones launched by ?? in one night.
The air alert has just been lifted in Kyiv after three and a half hours. Much of the country remains under alert. pic.twitter.com/kfCcVPpjku
烏克蘭的少量美製愛國者飛彈系統主要用於攔截更危險的導引飛彈,而Shahed無人機體積較小,且飛行速度慢,因此可用機槍擊落。這項工作通常由志願者負責,他們每周輪班幾次,每次長達12小時,在城市周邊的機動或固定防空陣地上守夜。他們白天從事正職,晚上則拿起武器保衛城市。
12月1日晚間9點,《華盛頓郵報》記者與烏克蘭「夢想」(Mriya)志願團隊一起度過了1個12小時的夜班。當天晚上,俄羅斯發射110架包括Shahed的攻擊無人機。烏克蘭部隊擊落52架,另有50架在途中因電子戰訊號干擾失去控制。
1日剛好是星期天,晚上9點過後不久,基輔1座高樓的屋頂上,7名穿著軍裝的男子聚集在1間小屋內。他們的年齡介於30多歲到60多歲不等,正在泡咖啡、茶,還切了蛋糕準備享用,同時等待著1道命令,來操作1944年製的馬克沁(Maxim)7.62毫米雙管機槍。
屋頂下方,1家夜總會傳來節奏感強烈的音樂聲。53歲的指揮官穆茲卡(Oleksandr Muzyka)望著夜總會門口的年輕人熙來攘往,說道:「這就像瘟疫蔓延時的狂歡宴會。」來自頓涅茨克的音樂家阿爾特姆(Artem)使用平板電腦,監控無人機的動向,他指著桌上的蛋糕說:「趁它還新鮮,先吃了吧。」
兩年來,這支志願隊伍一直使用這個地點作為防空陣地,保護基輔免受俄羅斯無人機的攻擊。志工一旦接到空襲警報,就會轉移到屋外操作機槍。他們用探照燈掃描夜空,仔細聆聽無人機特有的嗡嗡聲。如果無人機進入指定射擊區域,1人操作機槍,另1人負責上彈,場景就像老戰爭電影的畫面。
晚上9點41分,即時軍事地圖顯示1架Shahed無人機正在接近基輔郊外長期關閉的國際機場。9點49分,空襲警報響起。這些人迅速戴上頭盔,衝到外面,取下掩蓋機槍的防護罩,做好迎敵準備。
"Star wars" above Kyiv
— Euromaidan Press (@EuromaidanPress) November 24, 2024
Ukraine is under a Russian drone attack, like 95% of the nights nowadays. Sounds of gunfire permeate the night as Ukrainian air defense anti-drone brigades attempt to neutralize the danger before civilians are hit.
? https://t.co/hXdyQwCdJB pic.twitter.com/RdZnQaPdV8
兩年前,這座屋頂空無一物。但隨著俄羅斯頻繁發射Shahed無人機,志工發現機槍成為有效的武器。烏克蘭軍方同意提供武器和彈藥,包括這挺馬克沁機槍,而其他裝備如防彈背心、頭盔、暖手器、偽裝制服和「蛋糕」,則由志願者自費購買。
2022年至2023年,基輔市政府曾為志願者提供1次性獎金,金額約550美元,但今年尚未支付任何補助。
他們希望能獲得更多技術支持,像是熱成像儀、平板電腦投影機和雷射筆,以提升作戰效率。67歲的薩斯(Serhii Sas)是烏克蘭憲法法院前法官、前蘇聯軍隊空中突擊兵,他說:「我們希望看到更多支持,不是金錢方面的支持,而是技術方面的支持。我相信這在基輔市政府的能力範圍內。」
整個夜晚,無人機的嗡嗡聲不時靠近,警報聲響起又解除,響起又解除。志工在寒冷的夜裡進進出出,穿戴著全套裝備,持續警戒。
50歲的志願者特卡琴科(Oleksii Tkachenko)表示妻子和4歲的兒子已移居愛爾蘭,他說:「分開生活,最終獲勝,比一起生活在俄羅斯的壓迫下要好。」
和烏克蘭的許多人一樣,特卡琴科認為夜間成群的無人機,顯示莫斯科缺乏足夠的飛彈,來定期打擊烏克蘭境內的目標。相反,俄羅斯會儲存飛彈以應對偶爾的大規模攻擊。同時,俄羅斯也依靠更便宜的無人機,來耗盡烏克蘭的防空系統並引發平民的普遍焦慮。
Shahed無人機經常1次又1次地改變航向,在擊中目標或被擊落之前,在烏克蘭許多地區觸發空中警報。夜間攻擊也讓平民感到恐懼,他們在警報聲中醒來,紛紛湧向寒冷的地下室、走廊和火車站尋找掩護。通常,在1波警報結束後,另1群無人機就會觸發新1波警報,讓他們再次爭先恐後地尋找掩護。
凌晨1點39分,警報再次響起。49歲的志工克魯采維奇(Maksym Krutsevych)坦言:「(警報)有時會持續整天。凌晨2點37 分,空襲警報關閉後,67歲的貝爾斯基(Ihor Bielski)拿著燈進了屋。也許志工們現在可以休息一下了。4小時後,警報再次響起。
清晨7點06分,空襲警報終於解除,夜班接近尾聲。有些人回家休息,有些人則洗澡後準備去工作。夜幕降臨時,新的志願者會再次回到寒冷的屋頂,繼續守護城市。
有位父親無奈地說:「我們的孩子已經把空襲警報當作遊戲了,在沙坑裡玩耍時,喊著『空襲來了!』然後四處跑、藏起來,好像我們小時候玩的捉迷藏。只是,現在的遊戲,成了空襲警報。」
In the 19th attack on Kyiv this month, Russians sent a swarm of Shahed drones into the capital's residential areas, injuring 9 people including a child.
— KyivPost (@KyivPost) October 30, 2024
Ukraine is still forbidden by the U.S. from striking the sources of these attacks with western weapons. pic.twitter.com/LzWqhoAdS2
??????
— ???? ????? ?????? (@Tweet4AnnaNAFO) November 2, 2024
Kyiv residents are sleeping again in the subway due to constant drone attacks, local media reported
Now another alarm is going on. pic.twitter.com/Kia5nzEiEp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