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國威脅亞太地區日盛,使得台灣及澳洲、印度、日本、菲律賓等亞太國家最近掀起建造兩棲作戰中至關重要的登陸艦,以確保海岸線不受進犯。
美國軍事新聞網Defense News報導,台灣首艘玉山級船塢運輸艦2022年9月交付海軍,這艘1萬噸級的軍艦將在中國入侵時擔任掃雷、離島資源補給及之圓兩棲作戰等任務。此艦級計畫將再下水3艘。
這只是整個亞太地區應對中國侵略的一小部分,在日本,去年在10月下水2400噸級的通用登陸艦日本晴號,隔月再下水3500噸級的後勤支援艦歡迎號,這是自衛隊將於今年3月組建的聯合部隊「海上運輸群」首2艘船艦,強化相當於海軍陸戰隊的水陸機動團快速部署西南群島的實力。
自衛隊希望海上運輸群能在2028年3月之前接收總計10艘軍艦,包含2艘後勤支援艦,4艘通用登陸艦,4艘噸位更低的機動支援艦。
澳洲也在2023年國防戰略評估要求大幅提升沿海戰力之下,大幅更新兩棲作戰及運輸船艦,這包括18艘中型登陸艦及8艘重型登陸艦,前者需載運90噸物資,後者船身噸位須達3900噸;澳洲陸軍總司令史徒華(Simon Stuart)曾表示,希望首艘中型登陸艦能在2026年底前下水,首艘重型登陸艦則在2028年底前下水。
Finally a nice drawing of the Birdon offering for Land 8710 phase 1A. They are partnering with Echo Shipbuilding in Henderson, WA for the LMV-M part of the programme and they are also going for the LARC V replacement. @LandForces_Expo @MonchPublishing pic.twitter.com/arGBIrOT9M
— Tim Fish (@sweeneygov) October 4, 2022
在南海面臨中國壓力的菲律賓,希望將現有的2艘塔拉拉克級兩棲船塢運輸艦(Tarlac-class)翻倍,2022年時委託打造這2艘運輸艦的印尼海軍造船廠(PAL Indonesia)再建2艘,預計2026年交付,強化菲律賓在南海及其他群島調動部隊的能力。
至於印度,則似乎處於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態,該國海軍2021年時發布指引,認為有必要引進4艘新型船塢運輸艦,以改善海軍兩棲運輸能力薄弱的問題,雖然如西班牙造船廠納瓦提亞(Navantia)與印度造廠拉森圖博(Larsen & Toubro)推出類似西班牙海軍兩棲突擊艦「胡安卡洛斯一世號」(Juan Carlos I)的運輸版本,但是依然遲遲沒有進展。
印度固然與中國及巴基斯坦的關係緊張,但這也代表兩棲艦隊必須與邊界部隊,以及潛艦及其他水面艦爭奪國防預算。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