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打算以貿易制裁來拯救外流中國的技術,3日報導指出,美國政府指控中國政府放任中國企業剽竊美國企業的智慧財產,並打算引援《貿易法》的301條款對中國施加貿易制裁。
同時,許多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時,依規定必須與中國企業合夥,這項有違自由貿易精神的規定必須追溯到在中國協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的美國讓利,這也導致了現今2大美國技術(晶片、雲端運算)已經在中國蓬勃發展。
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國利用協商所得到的好處來保護本土企業,近年企業利用這些優勢來步步掠取美國公司的科技技術。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中國政府已經強迫了許多的進入中國的美國企業必須與本土業者合作,而美國企業為了能要進入中國市場,只得選擇遵守規定。
雖是共同經營,但中國公司仍可以此獲得美國公司所帶來的關鍵技術。
「潛在的中國合作夥伴要求拿出傳家寶,」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的成員韋賽爾(Michael R. Wessel)說道:「公司可以拒絕,但許多因為屈服於中國的壓力而去快速賺一筆。」
中國政府在3月宣布將為國內新創公司提供總價值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兆元)的低利貸款、研究經費和補助。當時外國企業就擔心,中國企業可能藉此資金入股美國企業以獲得關鍵技術。
幾天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才發現美國的基因組資料已經大量流往中國,甚至導致國安危機。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許多在中國經商的美國人擔心中國政府對於外商的限制會繼續收攏。其中1間公司還抱怨中國政府近期加強對網路的管控,此外,將資金匯出中國較以往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韋賽爾表示:「問題在於美國的貿易談判代表同意了相關條款,允許中國限制美國公司進入市場,除非它們參與創辦合資企業」。
在2000年左右,中國正準備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當時美方選擇給予當時還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一些優惠。美國同意中國保留一些貿易保護規定,像是要求關鍵產業必須要包含中國合夥人,但中國也必須同意,隨著經濟發展成熟,這些貿易保護必須逐漸退場。
然而,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政府卻仍未完全解除貿易保護措施。再者,隨著中國越來越重視科技產業,對於奪取美國的技術只會愈加積極。
此現象在晶片產業尤其明顯。今年5月,全球高階晶片龍頭高通(Qualcomm)和中國的聯芯科技合作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瓴盛科技。2014年,英特爾(Intel)選擇和中國的展迅及瑞芯合作。
雲端運算產業也有相同的情況。中國政府規定這些外國公司必須與中國企業合夥並要求外商只能持有較少的股份,另外他們也不得用原本的名字在中國拓展分支。
科技公司微軟(Microsoft)和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在中國市場處處受限於規定,只好選擇與中國企業合作。相反地,中國電商阿里巴巴在美國的2座資料中心毋須與當地企業合作。
《紐約時報》認為,如果川普選擇實施貿易制裁,中國可能會先選擇懲罰蘋果(Apple)和星巴克(Starbucks)等在中國有多處營業據點的企業做為報復。
《CNBC》報導,匿名的中國官員表示,中國目前仍在靜觀其變,他們也很好奇美國是否會真的實施制裁。
被問及川普打算動用《貿易法》的301條款對中國施加貿易制裁一事,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3日的例行記者會中說道:「世界貿易組織的會員國所採取的任何貿易都應該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他還表示中美之間的貿易爭議應該交由世界貿易組織來解決。
【編輯推薦】
【安倍內閣改組】擁美國政經人脈 河野太郎克紹箕裘任外相
【熱門影片推薦】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