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印度在爭議邊界洞朗地區已對峙超過3個月,雙方除了在現實中爆發言語衝突與推擠、丟石塊的衝突之外,近日也傳出兩國在虛擬網絡世界交手。
印度《經濟日報》(The Economic Times)指出,根據多倫多大學的研究顯示,中國當局透過在印度發展的中國智能手機公司來獲取印度用戶的使用數據,並將其應用於商業和戰略獲利上。
對此,印度當局近日也立即展開回應。電訊及資訊科技部門首先針對印度境內的21家智能手機公司(大多數為中國公司)發出通知,要求這些公司確保手機用戶的數據不會遭到任何人的洩漏或盜取。同時政府也表明,將嚴加核實公司所提供的資訊,並對未遵守政府規範的公司採取必要的行動。
Govt fears 21 #smartphone makers, majority of them Chinese, may be stealing your private information https://t.co/q5zJu0fc99 pic.twitter.com/QWpqUwU5I5
— Business Standard (@bsindia) 2017年8月16日
除此之外,由於來自中國的智能手機公司大多都將其服務器設置在中國境內,這對於印度用戶的資安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漏洞。因此,印度當局也計畫在未來要求中國智能手機公司在印度設置服務器,以確保國內用戶的數據不會遭到洩漏。
印度當局這次之所以會對中國智能手機公司有那麼大的反應,其實是其來有自的。
首先,由於國家整體仍處於開發中狀態,因此目前印度境內的智能手機市場大約有54%被來自中國的小米、聯想、Oppo、Vivo等低價品牌所佔領,Oppo和Vivo甚至成為印度國球—板球國家職業聯盟的主要贊助商。印度對中國智能手機的依賴漸深,而這也相對的造成資安上的嚴重漏洞。
There's never a dull moment with these two on the field - Captain @imVkohli & @klrahul11 #TeamIndia #SLvIND pic.twitter.com/1wrgpnca9q
— BCCI (@BCCI) 2017年8月24日
此外,中國公司阿里巴巴旗下的UC瀏覽器(UC Broswer),也已在印度境內成為除了谷歌瀏覽器(Google Chrome)之外的第二大手機瀏覽器。但近日UC瀏覽器卻被印度政府發現將其公司用戶數據回傳到中國,儘管印度已即時做出反應,表示一旦罪證確鑿便會禁止該瀏覽器的營運,但印度的資安漏洞也因此一一曝光在世人眼前。
Govt probing Alibaba's UC Broswer for sending user data to servers abroad: Report - https://t.co/e4Y1KbKVCj https://t.co/sFUdgXQako
— Anuj Pandey (@qanuj) 2017年8月22日
【熱門影片推薦】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