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與工商總局9月28日宣布,遵照《聯合國安理會第2375號決議》(UNSE Resolution 2375),要求境內北韓企業於120天內關閉,停止營業。
此令一出,中國媒體觀察到,靠近北韓的中國遼寧丹東市內有大批北韓工人遭解雇,頓失經濟來源的工人們即將面臨遣返,人數粗估多達7000餘人。
葉兵:我們聯繫到了丹東富地貿易有限公司經理李曉光,這家公司也在美國的製裁名單上,李曉光說美國對他們公司製裁是沒有道理的,公司從朝鮮進口成品,不在製裁名錄之列,公司的貿易與發展核武器所需的物資毫無關係。另外,他說以前賣給朝鮮的商品,貨款也收不回來,他從去年開始就不跟朝鮮做貿易了。 pic.twitter.com/AZsGxgfDGd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antonese) 2017年8月24日
據悉,這7000餘名北韓工人返國後,北韓將因此損失大筆外匯收入。
依據9月28日的公告,包括北韓政府或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必須從聯合國安理會第2375號決議通過之日(9月11日)起120天內關閉。
《北韓日報》日前引述丹東一家纖維廠的北韓管理人員說法,表示中方積極參與聯合國安理會制裁北韓的決議以來,廠內大批北韓工人已無法延長簽證,300多名工人中已有170多人因這項制裁遭解雇,剩下130多人也可能不久也將離開中國。管理人員透露,部份遭解僱的北韓工人到中國僅1個月而已。
報導還引述另名受訪者指稱「1個月或者3個月前來到中國的工人也被解雇回國了,留下來的人必須撐起人員空缺所留下的工作份量,原本工作量就大,現在(工作情況)更加艱苦了」。
目前,丹東市便有5000名至7000名北韓工人,但中國政府近期向廠家施壓,要求他們解除合約。同時,如廠方與北韓工人解除聘任關係,工人的簽證就會自動失效,必須在數天內離開中國。
纖維廠的北韓管理人員透露,300多名北韓工人平均每年共繳交人民幣4500萬元給北韓政府,作為外匯資金。但目前逾半工人已回國,北韓政府的資金空缺如何解決?他表示:「中央也沒有別的指示」。
據悉,北韓工人在中國工作每年至少能賺進人民幣1萬2000元,這在北韓是一筆不錯的收入,受到很多北韓人歡迎,甚至不惜借錢賄賂打點得到工作機會。
但受這次制裁影響,這些工人回國後工資大減,同時,一旦返國後便再沒機會重新派至中國,他們「心裏肯定很鬱悶」。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