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權邁大步】德聯邦憲法院要求國會立法認可「第三性別」

游騏言    2017年11月09日 12:28:00
間性者常受歧視,德國欲立法除了要認可他們,也期望社會改正觀念。(湯森路透)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於判定,國會必須立相關法規,讓「第三性別者」在出生時就能取得法律的認可。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導,該命令於8日下達,限期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立法。德國內政部發言人狄姆若斯(Johannes Dimroth)回應:「我們完全尊重聯邦憲法法院作出的判決,政府絕對會配合相關變革。」 

 

跨性別者常受嚴重歧視 

 

根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Haut-Commissariat des Nations unies aux droits de l’homme)的資料,全球人口中0.5%至0.7%的人數出生時就是「間性者(第三性者)」,即不具有傳統「男性」和「女性」定義的特徵。 

 

 

部份間性特徵明顯可見,諸如同時帶有兩性性器官,但還有更多人是基因上、激素比例上、或是解剖構造上不與傳統性別定義契合。 

 

從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Conseil des droits de l’homme des Nations unies)每年所做的統計顯示,無論幼年或成年的間性者在各地經常受到不等的權力侵犯,包括非自願手術、歧視、凌虐等行為。一組官員在2016年時疾聲請求各地政府嚴禁在間性者身上施行非自願的醫療處置,並保護他們不受社會歧視。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於5月間發表一份報告,指出在德國有許多呈現雙性別特徵的第三性嬰孩出生後被迫接受極痛苦的手術與藥物,讓它們轉變為傳統定義性別者,但這些醫療作為是無法逆轉的。 

 

 

該組織的非異性戀權益(LGBTI rights)專員里冰(Maja Liebing)告訴《有線新聞網》:「許多間性者終其一生受到諸多痛苦,不只生理,還有心理。」她接著補充:「這項裁決對於居住德國的間性者而言是很大的進步。我們希望這能逐漸帶領社會觀念的轉變,讓大家意識到性別不是只有兩種。」 

 

關於第三性者在公家檔案如何註稱還沒有決議,里冰希望政府會選用「跨」或是「多」這類多元包容的名詞,讓除了先天的間性者之外的跨性別認同者也能使用這個標註。而且這個改法有前例可循,美國紐約州於2015年起開放州民在其出生證明性別欄上更改為「間性」,開放後有700多位州民重新註記。德國也能使用同一種模式進行。 

 

社群平臺意見分歧 

 

推特用戶 DKenni18 相當讚許法院的判決:「第三性標註選項滿好的……這又不會害到誰,相反地,是往權利平等之路上很大的一步!」 

 

 

另一方面,德國極右派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or Germany;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形容這項決議是「史上最荒謬的想法」。 

 

不過這些改革在全球並非最近才開始。澳洲政府於2014年即推出性別欄上設第三個選項「其它(X)」。今年(2017)初,美國加州成為國內第2個允許州民自行更改性別標註的州。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