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EU)中23國的外交與國防部長13日齊聚布魯塞爾,簽訂歐洲防衛協議,同意深化區內軍事整合,促使歐盟解決國際危機時態度一致,補足各國軍隊不足與差異。
該項協議簽約國並不包含宣布脫歐的英國,而由美國領導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NATO)也一反過去態度,支持協議簽訂,期許未來軍隊能帶來更大防禦效益。德國外交部長嘉布瑞爾(Sigmar Gabriel)稱這是歷史性的一步、歐洲發展的新里程碑。
#PESCO is a clear show of Member States' will to take #EUdefence cooperation to next step in new strategic context pic.twitter.com/Q25xEi8wKz
— EU Defence Agency (@EUDefenceAgency) November 13, 2017
(23個會員國13日簽署「永久架構合作」(Permanent Structured Cooperation,PESCO)。)
《路透》(Reuters)報導,俄羅斯2014年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Crimea)引起歐洲警惕,此時適逢過去堅決反對成立歐盟軍隊的英國脫歐,德國和法國抓緊時機聯手推動歐盟軍事整合。
另外美國不斷鼓吹歐洲要為區域內防務付出更多心力,因此樂見歐盟多國同意整合軍隊事務。
「歐洲防禦共同體」(European Defence Community)的概念最早在1950年提出,希望成為面對1949年成立的NATO時,歐洲的另一項選擇。不過,法國國會卻在1954年否決防禦共同體條約,導致歐洲軍事與政治整合的發展受挫。
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與英國於同年成立西歐聯盟(Western European Union),作為戰後歐洲安全合作上的一項努力。
然而西歐聯盟的會員皆為北約會員國,導致西歐聯盟在執行行動之際,皆依賴北約組織保障,加上會員國多為歐洲大國,彼此的利益考量與不同的外交政策,使得西歐聯盟發展受到限制,未能發揮應有的軍事效益。
防衛協議支持者表示,一旦23國配合彼此讓協議運作順利,解決國際問題的態度便能趨於一致,也不會出現2011年干涉利比亞內戰時,歐盟聯軍反倒需要仰賴美國空中支援與軍火補給的窘境。
Today, 23 Member states are agreeing to take forward their cooperation in defence. Historic step, complementary to EU Defence Fund #EUDefence #PESCO #DefenceUnion pic.twitter.com/IJKBz0TUbp
— Elżbieta Bieńkowska (@EBienkowskaEU) November 13, 2017
歐盟共同預算將提供50億歐元(約新台幣1761億元)購買武器,支援軍事操作。各國也必須提交國家防禦計畫、增加國防預算、探討各國軍隊防務弱點,以利快速發展軍隊部署。
目前歐盟成員國中,英國、丹麥、愛爾蘭、馬爾他(Malta)、葡萄牙未加入新協議,保持中立的奧地利一般而言會在日後加入協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