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Rafik al-Hariri)身邊人士16日向《路透》(Reuters)表示,哈里里預計18日飛往巴黎與法國總統馬卡洪(Emmanuel Macron)會面,隨後返國正式遞交辭呈。對此馬卡洪強調,哈里里並非前來尋求政治庇護,而法方也無意介入調停工作。
Lebanon's Hariri to fly to Paris within 48 hours: source close to Hariri https://t.co/6OM89lGFWp pic.twitter.com/4RGXGGTngw
— Reuters Top News (@Reuters) 2017年11月16日
馬卡洪15日於聲明透露,在與哈里里及沙國王儲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談話後,已邀請前者來訪愛麗舍宮(Palais de l'Élysée)並停留數日,但目的絕非在提供政治庇護。哈里里16日在見過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後,答應馬卡洪邀約,據悉會攜帶家眷一同前往。
在哈里里返回貝魯特(Beirut)前,馬卡洪將與其進行磋商,替他往後在黎巴嫩展開政治協商尋求國際支持。「我們沒有試著要去找折衷方案或是替各方開啟對話,而是希望能製造降低區域緊繃情勢的條件,以此避免危機惡化進而失控。」
哈里里4日無預警在沙烏地阿拉伯宣布請辭,事後遭《路透》披露該決定恐非出於自願。黎巴嫩總統奧恩(Michel Aoun)16日透過推特表示,在哈里里接受馬卡洪的會面邀約後,希望能順利化解國內的政治危機。
法國官員則呼應奧恩說法,稱雖不清楚哈里里預定停留的時間,但希望他能藉此行程向外界展示,自己仍保有行動自由、未被軟禁在利雅德,以平息當前危機。「他的到訪代表他能自由移動,有望減緩局勢緊張。」一名法國外交人員表示。
哈里里12日受訪時透露即將返國並正式辭職。這是他於4日宣布下台後,首度公開受訪發言。針對他被迫請辭與遭軟禁在利雅德的說法,他本人與沙國當局皆一致否認。不過,黎巴嫩政府高層與親近哈里里的人士並不買帳,堅信他是「被辭職」。
Lebanon’s president, Michel Aoun, a Hezbollah ally, accuses Saudi Arabia of committing “hostile act against Lebanon” https://t.co/3Cys8EEiHG
— New York Times World (@nytimesworld) 2017年11月16日
據黎巴嫩總統府消息來源,奧恩私下曾表示,「我正在等待總理哈里里的歸國,我們才能進一步決定(黎巴嫩)政府的去路,這端看他想要辭職還是撤回該決定。」奧恩先前已表明不接受哈里里的海外請辭,要他回國正式遞交辭呈並解釋理由。
若哈里里心意已決,奧恩要求他至少留任至新政府成立。
黎巴嫩近日被捲入中東什葉、遜尼派兩大強權的角力戰。對此,奧恩16日強調,黎巴嫩將維持「不同任何一方結盟」(disassociation)的一貫政策,「尤其是在阿拉伯國家間」。該政策旨在確保黎巴嫩能置身於區域衝突之外。哈里里12日亦呼籲各界尊重黎巴嫩的傳統。
實際上,黎巴嫩在經歷過1975至1990年的內戰後,期間遜尼派、什葉派穆斯林、德魯茲派(Druze)與基督徒在區域政敵支持下彼此廝殺,國內各宗教轉而和平共處。
黎巴嫩政壇便是由不同派系把持,遜尼派出身的前總理哈里里長期被沙國視為重要盟友,本身為基督徒的總統奧恩則是國內什葉派「真主黨」的政治盟友。背後有伊朗撐腰的「真主黨」2016年底進入哈里里主導的聯合政府,自此沙國王室亟欲剷除這根眼中釘。
沙國外長朱拜爾(Adel al-Jubeir)16日表示,目前正與盟友商討應採取何種手段對付「真主黨」,「待時機成熟我們自然會做出決定。」哈里里則警告,倘若「真主黨」繼續坐大,沙烏地阿拉伯恐對黎巴嫩祭出制裁,進而威脅在波斯灣工作的黎巴嫩國民的生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