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司法部日前向移民法官發布新的指導方針,移除及修改了部分用以保護非法入境美國的孩童在面臨司法程序的指引。
司法部移民審查執行辦公室(Executive Office for Immigration Review,EOIR)所公布的指導方針是移民法官在審理「無人陪伴的未成年非法移民」的案件時所依循的準則。《路透》(Reuters)報導,EOIR於20日公布新的指導方針,用以取代其在2007年所公布的方針。
人權團體批評,新方針減少了對於未成年非法移民的保障。移民法官協會也指出,新方針弱化了法官在案件中的自主性。不過,EOIR的官員表示,方針的修改是為了使其符合國會所通過的相關法案,況且舊方針也已使用長達10年之久。
《路透》報導,新方針移除了部分的建議,其中包含「如何進行涉及對兒童敏感的偵訊」;此外,新的方針也更改部分用字,把「兒童」改為「未滿18歲的未婚個體」。
整體而言,新方針降低了非法入境兒童(以下簡稱「兒童」)在法庭上所享有的福利。舊方針提到,兒童應該被允許在法庭聽證會前到法庭去熟悉環境,並且被允許坐在任何位置,包括法官席及證人席。不過新方針表示,兒童只有在「資源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才得去探索、熟悉環境,前不准再去到法官席參觀。
新方針警告,移民法官不應太過相信( to be skeptical)這群無人陪伴的兒童,因為比起其他非法移民他們往往會獲得法律更寬容的對待,所以有些人可能試圖藉由謊稱自己無人陪同或謊報年齡,以符合申請美國政府相關福利措施的資格。此外,新方針也提到,並非所有的兒童都是無辜的,其中有些可能是幫派成員或是意圖從事犯罪行為的青少年。
美國移民法官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mmigration Judges)的發言人馬克思(Dana Marks)表示,對於移民法官來說,新方針所呈現的整體態度「非常令人沮喪且擔憂」。馬克思說道:「這感覺像是移民法庭正被降級為移民執法單位,而不是中立的仲裁者。」
報導指出,不同於一般法官屬於獨立部門,移民法官是由司法部部長直接指派,移民法庭也隸屬在司法院之下。另外,移民法官也被規定,之中只有擔任美國移民法官協會代表者才可以接受媒體採訪。
人權團體「需要保護的孩子」(Kids In Need of Defense)的政策主任柏蒂庫(Jennifer Podkul)表示:「這些孩子得靠自己訴說一個非常複雜且時常極為難過的故事,」她接著說道,20日的新方針改採抱持懷疑態度的作法,「是沒有辦法幫助(法官)去得知該名孩童的真實經歷。」
.@SenKamalaHarris, did you know that El Salvador & Guatemala have the worlds highest homicide rate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se children are fleeing for their lives, stripping away their protections is NOT the answer, there needs to be a #CleanDreamAct now pic.twitter.com/xFDaCDzMwV
— KIND (@supportKIND) December 20, 2017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