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來,烏干達成千上萬的孩子們所經歷的,不是一個「多彩多姿」的童年,而是一個「染血」的不堪回憶。游擊隊叛軍「聖主抵抗軍」(Lord's Resistance Army,LRA)多年來綁架數萬名孩童訓練成戰士,嚴重侵犯人權。
如今,戰爭結束了,但傷痕卻隱隱作痛。一群前童兵號召曾遭LRA俘虜的平民組成合唱團,他們要用「音樂」撫平戰爭帶來的瘡疤。
1990年代初期,遭到通緝的軍閥科尼(Joseph Kony)建立LRA,希望建立一個基於十誡和阿喬利傳統的政教合一國家。然而,20多年來LRA綁架數萬名平民訓練成戰士,期間這些平民遭任意殺害、拷打、性侵、虐待,造成數萬人流離失所。
據《美聯社》(AP)報導,由於孩童較容易受到LRA傳統宗教的洗腦,因此男童會被迫成為娃娃兵,女童則是淪為「慰安婦」(bush wives,此指非洲內戰時,女童經常被帶至山林裡性侵,最後不幸懷孕。)
2005年,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以危害人類罪、戰爭罪等指控科尼。
導演羅素(Jason Russel)甚至拍攝紀錄片《KONY 2012》揭發暴行呼籲美國盡早逮捕科尼。
2017年4月,「美國非洲司令部」(United States Africa Command)與烏干達軍方表示已消滅LRA,宣布停止追捕科尼,打擊行動以勝利告終。
2017,2名前LRA童兵與非營利組織「The Goldin Institute」與協會「Arigatou International」的通力努力下,創辦了「青年領袖復原與發展組織」(The Youth Leaders for Restoration and Development group,YOLRED)他們號召曾遭LRA俘虜的平民組成合唱團,一同用音樂撫平瘡疤。
「青年領袖復原與發展組織」目前約有240名成員,他們不只創作歌曲,甚至表演舞蹈、戲劇,而這些創作的靈感也大多來自於童年的親身經歷。
據《AP》報導,這些從LRA逃出、或是被援救的童兵,回到家園後發現親人都已不復在,他們大多感到絕望、憤怒,甚至孤立,因此,音樂就成了一種互相交流的「療法」。
YOLRED負責人表示,政府和救援組織在戰爭後並沒有給予太多幫助,導致多數平民及童兵內心都還是有陰影的,因此希望能透過音樂讓他們表達內心的想法。
然而,這樣的「音樂療法」並沒有受到所有阿喬利人的歡迎。據《AP》報導,多數的阿喬利家庭在童兵結束戰爭回家時習慣遵循傳統儀式,例如:堆起篝火、踩踏雞蛋、彎茅等等。
「可是當你繼續堅持這些傳統方法時,事情就無法解決。」一名成員36歲成員阿科特(Jackline Akot)說,「這些機構會懂著如何分享、輔導,這些才藝表演讓我心裡感到很平靜。」
《AP》報導,阿科特過去也曾經歷「慰安婦」,然而戰爭結束後返家卻不再為家人接受。她表示,想要透過音樂漸漸重返家人、社區,「我會盡我所能讓他們接受我,因為這從來都不是我的意願(指遭性侵)。」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