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後,武裝無人機的蓬勃發展逐漸成為了美國實施遠距離打擊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反恐戰爭中更為廣泛使用。而除了發射飛彈,無人機其實還有著情報搜集、戰況預警、目標指示等作用。
在美國堪薩斯州(Kansas)中南部麥康奈爾空軍基地(McConnell Air Force Base)昏暗的房間裡,就有著一群國家情報偵察監視組的分析人員負責監看來自中東戰區的無人機監視錄像。
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雖然監視組的分析人員並沒有直接操控無人機,也不直接發射飛彈,但是他們會在距離戰場數千英里以外的地方「參戰」。
戰爭時,這些分析人員會透過影像追蹤敵方,並將分析結果轉達給噴氣式戰鬥的機飛行員、「捕食者」(Predator)與「收割者」(Reaper)無人機的操作員以及在地面奮戰的陸軍。這項工作,在打擊恐怖組織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力量,其中也包括了ISIS。
一位匿名的分析人員表示,他們所監視的影像通常沒什麼人願意看,但這些工作內容都是屬於高度機密的。透過這些無人機的畫面,他們有時候會看到恐怖份子正在斬首平民;有時候則會看見在堪薩斯協調任務中不幸喪生的老百姓。
一名中隊總司令則表示,為了不讓地方武裝人員的家人看見,他們看著監視影像的畫面,等到該武裝人員離開家人的視線後,才發射飛彈。
在堪薩斯州的SCIF(Sensitive Compartmented Intelligence Facility)裡,希伯特(Col Brad Hilbert)與他的小組成員負責看著幾十個監視錄像。他們將在每8小時輪一次班,每個班次將同時監看多個畫面。
監視的工作大部分時候是乏味的,他們的牧師說:「他們有時候會只盯著一堆沙子看,甚至看足一個月。」
但是有時候,這些分析人員會猛然從畫面中看到打算襲擊美軍的敵人。這時候,指揮官就會下令攻擊。
監視無人機錄像的分析人員在工作之前都必須經過一年的培訓,首席官唐恩(Chief Master Sgt Don)說:「當平民的生命受到威脅時,絕對不會發射火力進行攻擊。」
在十多年來的反恐戰爭中,無人機的使用逐年增加,蹤跡遍布了阿富汗、巴基斯坦、葉門等地區,執行超過數百次打擊恐怖分子的任務。
而根據調查新聞處(Bureau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的統計,自2002年以來,這些地區一共有1萬人死於美國4413次的空襲。其中有多達1488人是平民,包括331名兒童。
於是,這種強大的作戰武器引發了各種人倫道德的爭議。一群專門研究中東地區平民傷亡的學者表示,那些在反恐戰爭中喪命的平民人數其實比美國官方所公布的還要多出上千人。
網站「Airwars.org」統計,從2017年初至11月,至少有3875位平民在反恐戰爭中喪命,網站稱2017年是那些與ISIS對抗的平民最慘烈的一年。
然而,據《衛報》報導,對於堪薩斯州的空軍來說,他們所看到的卻是事情的另一個角度。他們認為與恐怖份子對抗,才拯救了平民和士兵。
一位名為傑夫里(Maj Jeffrey)的官員表示,他們無法估計敵人的生死。他說:「那些恐怖份子是自己做出選擇的。我們只不過是在保護地面上的老百姓。」
不過,平民的傷亡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壓力。
指揮官威薩爾( Col David Weishaar)說:「這聽起來很無情,但這是一條人命,我們會盡力減低傷害。」
另外,「Airways.org」還統計,在以美國為首聯軍空襲伊拉克和敘利亞ISIS期間,無人機的應用造成了近6000位平民喪命。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前分析人員章克(Micah Zenko)表示,軍方嚴重低估了平民的死亡數量。
《衛報》報導,章克在接受訪問時表示,美國領導者應該問自己一個關鍵的問題——該如何將這些戰術行動與中東更廣泛的戰役聯繫在一起?
Stunning drone footage shows snow dusting the rolling mountains across Saudi Arabia. https://t.co/NDATcVLQ53 pic.twitter.com/h1pY7OoYe9
— ABC News (@ABC) 2018年1月28日
「軍方說使用無人機是為了保衛我們的部隊以及在反恐戰爭時需要。」他還說:「但是在阿富汗,我們大多數的無人機空襲卻間接保護了阿富汗的陸軍;在索馬里,軍方則是以無人機幫助索馬里部隊對那些構成威脅的人進行殺戮。」
章克進一步表示,美國政府應該停止所謂的「特徵攻擊」(signature strike),亦即根據行為特徵鎖定不知名的嫌疑人為攻擊目標,同時也是堪薩斯州的分析人員透過分析影像間接進行的襲擊行動。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