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保證我會有好日子,說了很多很好聽的話,但都只是在騙我。」
在從越南被騙到英國前,史蒂芬(Stephen,化名)年僅10歲。因為聽信越南幫派的謊言,無依無靠的史蒂芬孤注一擲跳上卡車,沿途跋涉千里、飽受棍杖毒打,終於來到英國,卻沒想到換來的是更慘的世界──被關在公寓裡不分日夜種植大麻。
現在19歲的史蒂芬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還會上網看影片學烹飪,希望有朝一日成為廚師,這些夢想卻可能因為強制遣返而破滅。網路上近期出現請願網站,目前已逾10萬人連署,希望英國內政部能讓史蒂芬繼續待在英國。
跟其他被迫種植大麻的「園丁」孩童不同,史蒂芬因為在越南並無家屬或親朋好友,反而能夠躲掉幫派組織的威脅,向公眾透露大量有關資訊、引起注意,期望能藉此扭轉被迫強制遣返的命運。
史蒂芬出生後從沒見過親生父母。在他9歲時,扶養他的女性因癌症過世,史蒂芬因此從鄉下流浪至越南首都河內,在那靠著送報和清理鞋子養活自己。
「他們保證我會有好日子,說了很多很好聽的話,但都只是在騙我。」史蒂芬控訴他在俄羅斯被幫派轉賣給另一個非法組織,輾轉流離經過歐洲各個國家,最後抵達法國北部1處廢棄礦井,在那和其他越南人一起被送到英國。
Child trafficking: 'Cruel' Home Office orders cannabis slave back to Vietnam https://t.co/5ySmpxMrML
— The Guardian (@guardian) 2018年1月12日
史蒂芬指出他們主要是靠走路橫跨整個歐洲,為了不引人注目,他們被迫在半夜摸黑前行,速度太慢還會被打,「有時候用手,有時候用棍子。」史蒂芬跟其他4名男子最後被送上冷凍貨車前往英國。
「我們先看到高速公路,然後樹的旁邊有很多房子,車子很多,到處都是人。我想那就是倫敦了。」史蒂芬沒看到的是,往後4年他都將被關在公寓的房間裡照顧大麻。
掩人耳目的厚重塑膠簾、40盞熾熱的大燈、一區又一區的大麻樹構成了史蒂芬往日的生活。當時他才12歲,獨自一人被鎖在房內照料樹苗。
「為了灌溉大麻,我要用水調配很多液體跟粉末。那工作很難、很危險又不健康,每次我調配完都覺得頭很沉、很不舒服。」史蒂芬也提到他常常被燈灼傷。「屋內大概有40盞大燈,有時候我的頭不小心碰到,就會燒到我的頭髮,連手臂也是。」
史蒂芬說當時每隔幾天就會有一群越南男子帶食物給他,不過只要出現死掉的大麻樹,「他們就會很生氣,然後打我。」
過去史蒂芬不懂「奴隸」的概念,現在的他說,「我那時候就是個奴隸,我長時間為他們工作,卻什麼也沒獲得。他們說我還欠很多錢,要還給他們送我到這裡的花費,才可以離開……但他們禁止我問那得花多久的時間。」
史蒂芬說大麻的損失也全被算到他頭上。幫派分子警告他全部的欠債有10萬美金,儘管當時一句英語也不會說的史蒂芬壓根不了解那數字代表的意涵。
史蒂芬估計,他前前後後總共待過20間種植大麻的房屋。當他14歲時,警方有1天突然衝進房間帶走他們。「我根本聽不懂,我不會說英語。我嚇死了,以為他們要殺掉我之類的,但他們後來帶我到一個扶養家庭。」
可惜的是,史蒂芬當時因為過度害怕,透過走私者留下的通訊資料再度連絡他們,而這次幫派人士開始讓史蒂芬嘗試吸大麻、三餐喝烈酒,還讓他吸食疑似是古柯鹼的毒品。
「剛開始的感覺很糟,我不喜歡。不過吸食後,我覺得全身充滿力量,可以工作得更認真,一旦沒吃,就會覺得很累。」
這樣的狀況一直到史蒂芬16歲、警方第2次破獲才有了轉機。有賴於翻譯,史蒂芬更加了解自己當前的處境,也相當樂意逃離走私犯的掌控。不過史蒂芬談到,跟他有一樣遭遇的人不勝枚舉,他看過最小的受害者才10歲。「他哭得很慘,很想他的家人跟父母。」
史蒂芬指出,因為「幫派組織無法控制英國人,」才專門挑越南的窮小孩下手。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走私的越南小孩被迫工作已有百年歷史,但這問題直到近幾年才開始被注意。孩童被搜獲後通常會被送至青少年收容中心,不過即使被認定是人口走私的受害者,英國政府仍拒絕提供庇護,強制將他們遣返回越南,導致人口走私集團又會找上他們,運回英國繼續強迫孩童勞動。
國際反走私非營利組織「ECPAT」(End Child Prostitution in Asian Tourism)指出,「因為走私而受害的孩童是社會上最脆弱的一環,也是最需要長期保護的人。」企望藉由大眾對史蒂芬的支持推動體制改革,幫助更多的受害兒童。
史蒂芬5日將迎來最後1場聽證會,扶養家庭的母親表示史蒂芬擔心到無法入睡。「他是我們的家人,只要他需要我們,我們永遠都會為他留下一張床。我們不想要他回去。」
It's holiday season, thinking of visiting an orphanage? Read our expert paper on "#Voluntourism and #ChildTrafficking into orphanages" first. #SEC https://t.co/vbQKov6dPJ pic.twitter.com/xN6W7jVfYN
— ECPAT International (@ECPAT) December 24, 2017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