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配稱為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的傳人?巴爾幹半島國家馬其頓獨立27年以來,持續因為使用「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Macedonia)」為國名,而與南方鄰國希臘爭執不休。馬其頓總理薩耶夫(Zoran Zaev)6日決定讓步,將國名加上地理修飾詞,雙方多年來的爭執可望劃下句點。
「馬其頓」之名源於古希臘北部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希臘認為馬其頓共和國僅有部分的地緣關係,缺乏歷史文化淵源。
此外,希臘正有個「馬其頓省」,因此認為「馬其頓共和國」之名暗示其對希臘的馬其頓省擁有主權。簡言之,希臘認為「馬其頓共和國」之名不但侵犯其歷史文化,更有覬覦其領土之嫌。
Tens of thousands of Greek protesters took to streets in a battle over Macedonia's name. Here's why: pic.twitter.com/mPVteXo3t2
— Al Jazeera English (@AJEnglish) 2018年2月5日
《衛報》(The Guardian)據消息人士指出,目前馬其頓的改名方案包含,上馬其頓(Upper Macedonia)、新馬其頓(New Macedonia)、北馬其頓(Northern Macedonia)、馬其頓—史高比耶(Macedonia-Skopje)。
除了國名之外,薩耶夫也宣布馬其頓機場與公路也將更名。史高比耶亞歷山大大帝機場(Skopje Alexander the Great airport)將更名為「史高比耶國際機場」(Skopje international airport),而馬其頓通往希臘的主要公路將改名為「友誼公路」(Friendship highway)。
對此,希臘官方樂見其成,認為這是消除希臘對馬其頓的疑慮、修復雙方關係「積極的一步」。希臘外交部長克齊亞斯(Nikos Kotzias)在薩耶夫宣布更名消息不久後,即發表聲明:「這是一項重要的發展…我們希望這標誌著兩國人民關係的新篇章。」
不過希臘民間的反應相當兩極,有些反對者認為「馬其頓」仍包含在國名之內是不恰當的。希臘正教會(Greek Orthodox church)7日召開非常會議商討國名爭議。希臘雅典(Athens)4日聚集逾10萬人集會示威,高呼「放開馬其頓」、「馬其頓屬於希臘」,希望馬其頓改名之後,能不包含「馬其頓」一詞,而神職人員也在抗議的民眾之列。
馬其頓共和國1991年脫離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而獨立,希臘與馬其頓雙方開始因國名爭議鬧翻,希臘多次拒絕讓馬其頓以為原國名加入國際組織,迫使馬其頓1993年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之名加入聯合國(UN)。
希臘2008年行使否決權拒讓馬其頓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亟欲加入歐盟(EU)與北約的馬其頓,此次可望透過改名達成加入國際組織的心願。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也期盼雙方能盡快達成共識。這起長達27年的爭議被外界批評,危及巴爾幹半島地區的自由主義政治,讓俄國趁機加強對此區域的干預。
然而,雙方為國名爭議做出的讓步或妥協,往往使兩國內的民族主義者激烈反彈。希臘總理齊普拉斯與右翼政黨組成聯合政府,且該右翼政黨對於國名爭議採取較為強烈的立場。
Macedonia says ready to change its name and end row with Greece https://t.co/lgFRdpn7rU pic.twitter.com/WyiX7lfQhv
— Reuters Top News (@Reuters) 2018年2月6日
聖瑪莉大學特威克納姆分校(St Mary’s University, Twickenham)政治學教授克林德賽(James Ker-Lindsay)分析:「從馬其頓的角度而言,我認為很有可能達成共識。我最擔心的是希臘,雖然希臘政府現在尋求解決問題,但這是非常政治性的議題,很難預測他們是否能挺過去。」
希臘公共秩序部部長上週指出,因為國名爭議的解決方案,該國外交部長克齊亞斯及其他多位高層官員皆遭受死亡威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