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Nova Scotia)城市哈利法克斯(Halifax)近來踏出轉型正義的一大步。18世紀,創立哈利法克斯城市的英國軍官科恩沃利斯(Edward Cornwallis),由於鼓勵種族清洗(ethnic cleansing)的事蹟而備受爭議,議會2日將其銅像移除,期望能彌補歷史傷痕。
近90年來矗立於哈利法克斯的科恩沃利斯銅像2日被大型機械移除,銅像移除的過程沒有發生激烈衝突。
近來,由於加拿大學界強調,科恩沃利斯1749年發佈對當地原住民密卡茂人(Mi'kmaq)的頭皮懸賞令,使得科恩沃利斯的歷史定位備受公評,其銅像常受到民眾破壞,許多人抗議應移除此銅像。
歷史學家保羅(Daniel Paul)為密卡茂部落耆老,他一直致力於讓各界知道,科恩沃利斯支持種族清洗的歷史。保羅表示:「年輕時,我們被認為是野蠻人的後裔,也被以野蠻人看待。」
他還說:「頭皮懸賞的事蹟從未被提起,但我年輕時曾聽說過,卻沒見過任何證據。當然,高加索(暗指白人)歷史學家從來不會提起這些事。」
經過數月的公共辯論,哈利法克斯議會1月底以12票比4票決議移除銅像。市長薩維奇(Mike Savage)表示:「我們都是歷史的產物,但我們不應成為歷史的囚犯。我們絕不能錯失從舊過去中講述新故事的機會,若我們讓銅像爭議留下缺憾,那我們便是向埋沒歷史教訓的慾望投降,而掩蓋了真相。」
有些市議員並不贊成移除銅像,他們認為應該將銅像改立他處。戴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歷史學家蒂洛森(Shirley Tillotson)認為,一旦市議會決定了銅像最終落腳的地點,移除銅像運動會變得更受公共討論,「因為目前是暫時的決議,意味著政治辯論還會持續。」
蒂洛森指出,市議會在投票議決後便立即移除銅像,此舉有助於避免輿論發酵,但任何反彈都不會像美國那樣激烈。蒂洛森此處暗指,美國先前爆發拆除銅像熱潮,卻導致社會種族仇恨爆發,撕裂族群情感的憾事。
美國維吉尼亞州(Commonwealth of Virginia)夏綠蒂鎮(Charlottesville)2017年8月發生示威運動,白人至上主義份子抗議政府計畫移除勞勃李將軍(Gen. Robert E. Lee)雕像。反白人至上的民眾也不甘示弱上街表達訴求,雙方發生衝突釀成傷亡。
阿卡迪亞大學(Acadia University)歷史系教授亨德森(Stephen Henderson)認為,加拿大受轉型正義討論的歷史人物,與美國相比,歷史意義沒有那麼重大。
他表示,有些美國人宣稱南北戰爭時期的南軍人物,例如勞勃李將軍,對於美國歷史仍是不可剝離的一部份,但對加拿大歷史而言,大部分人物都不是如此。新斯科細亞省人民來說,科恩沃利斯僅是一名無異於其他英國軍官的歷史人物。
'It's our view now:' Rally held at Halifax site of now-removed Cornwallis statue https://t.co/2kEeLI1tz6 pic.twitter.com/cA1n9E0Z6c
— Metro Halifax (@metrohalifax) 2018年2月4日
轉型正義是一個社會在民主轉型之後,對過去威權獨裁體制的政治壓迫、以及因壓迫而導致的社會(政治的、族群的、或種族的)分裂,所做的善後與彌補的工作。
加拿大社會開始討論殖民時期對當地原住民的不平等對待,也因此興起移除加害者銅像的聲浪。密卡茂歷史學家保羅認為,移除銅像是轉型正義的正確方向,也證明他多年來的歷史研究。
但他也表示:「我們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努力克服結構性的種族主義,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Mi’kmaq Elder #DanielPaul talks about the statue’s removal and what should be done with it. #Cornwallis #Halifax pic.twitter.com/JVmeYFNaFD
— Steve Silva (@SteveCSilva) 2018年2月4日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