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搭乘飛機的旅客一定有遇過這種情況,好不容易拖著疲憊的身軀登機準備在座位上大睡一場,但附近區域卻坐著哭鬧不止的兒童,擾得你完全無法入睡,卻又無法向兒童父母抱怨,只能將怒氣往肚子裡吞。
而關於航空公司應該如何處理兒童乘客狀況的問題,事實上已爭論了好多年。有部分的人認為坐在吵鬧兒童旁的機率是購買機票時必須承擔的風險之一,但也有另一部分的人則認為,航空公司應主動劃分出無兒童座位區讓乘客得以自由選擇。
根據美國機票比價網站《Airfarewatchdog》2017年的調查指出,針對攜帶10歲以下兒童的家庭是否應該被集中在特定座位區的提問,調查中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贊同此一想法,甚至表示願意支付額外費用購買無兒童區的座位,並希望航空公司盡快推出這樣的服務。
事實上,包括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亞洲航空公司(Airasia)、酷航(Scoot)、靛藍航空(IndiGo)等亞洲航空公司皆已推出這樣的服務,乘客得以支付額外費用購買無兒童座位區,避免被哭鬧的兒童打擾的情況。
然而,歐洲及美國航空卻並沒有跟進這股潮流。
探究其中原因,《Airfarewatchdog》的編輯史圖沃克(Tracy Stewart)則認為,美國航空公司普遍認為設立無兒童座位區將引發孩童父母的憤慨,並成為航空公司公關人員的惡夢。
There’s a growing movement to force kids to sit in a separate section on airplanes https://t.co/BXq2vpXfK2
— Money (@MONEY) 2018年2月23日
史圖沃克提到,由於親子間長期的相處,大部分的父母皆已適應兒童的吵鬧,也因此往往不自覺孩子的吵鬧聲已影響到飛機上其他乘客,對於這樣的父母,航空公司一但提出無兒童座位區的想法,便會激起他們的不滿。
儘管一般乘客也經常給予帶吵鬧小孩的父母和航空公司有形與無形的壓力,而無兒童座位區更成為航空業的一股潮流,但史圖沃克認為,歐美航空公司推出無兒童座位區的風險太大,因此大部分公司應該仍將維持現狀。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