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將會是兩岸局勢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年,中國修憲後被嘲弄為欲稱帝的「習近平時代」已強勢登場。美國華府「2049計畫」智庫研究員、亞太地區國防與安全領域新一代專家易思安(Ian Easton),深入台海議題研究的新書《中共攻台大解密》在這個時間點出版,成為了解中共解放軍不可忽視的力作。
易思安22日接受《上報》專訪,曾於政治大學攻讀碩士,擁有至少4年的台灣生活經驗,也曾在上海、北京等地求學,易思安盛讚台灣有人情味,小小島國最大的資源就是「人才」。
This makes my day! Thank you to #ShuheiOmi and the #TaipeiAmericanSchool @TASNewsFeed for beautifully written review of #TheChineseInvasionThreat: Taiwan's Defense and American Strategy in Asia. I am delighted @Project2049 is being read in your school. https://t.co/IxGnz1te1T
— Ian Easton (@Ian_M_Easton) 2018年2月16日
在他眼中,「台灣人善於檢討自己,同時也容易低估自己的實力」。生活態度上如此、面對兩岸關係更是如此。易思安對台灣在習近平主政之下,能否繼續維持主權表示「有信心」。
《中共攻台大解密》書中指出,台灣「精準的打擊科技甚至可能佔優勢」、「台灣在美國的幫助下,有能力因應中國的威脅。」易思安在書中甚至提及「無論中共從哪個登陸點上岸,台灣的地面部隊人數都會佔上風,而且求勝意志比敵軍遠遠還強」。
但另一方面,易思安卻又不得不承認「中國享有先發制人的優勢」,而且「台灣在傳統軍力上能和中國一較高下的日子已經過去。」但他表示最終勝負關鍵是「美國的實力與影響力」。
易思安曾在美國海事分析中心(Center for Naval Analyses, CAN Corporation),負責研究中國訊息而與許多中國將領有實際接觸經驗。他認為解放軍的致命缺點,正是無法看清自己的真正狀態。屆時若北京下令攻台,以解放軍的實力到底能不能戰?身在中國這個極權體制、許多消息遭封鎖的國家之下,實情總是難以掌握。
「沒有人知道解放軍到底能不能戰,沒有人敢確定中國社會到開戰那一日,人民是否會支持國家軍隊。」是易思安的肺腑之言。
就易思安的觀察,台灣國防部很認真研究二戰後的軍事行動,期許能有鑑往知來、從失敗的案例中學習寶貴教訓的「檢討精神」。他知道雖然台灣軍方本身內部醜聞依然存在,但易思安以曾探訪過南韓、日本、中國和美國的軍事基地相比,稱台灣國防部確實有「令中共解放軍私下也尊敬之處。」
因此,愈是深入了解兩岸關係和中台雙方的軍事戰略,易思安就愈不能認同中國多年來對台的統戰思想:「聲稱台灣必然滅亡,台灣被併入中國只是遲早的事。」但同時亦不能盲目忽略「中共追求的不是維持現狀,也不是海峽局勢的和平與穩定。中共要的是併吞台灣。」
對於未來情勢的演變,易思安建議美日應與台灣這個盟友併肩攜手,捍衛相同的民主價值。
意識形態歧異甚大的兩岸軍事議題,竟讓一位生長在美國伊利諾州的年輕學者,一頭栽進、深入研究。易思安目前可說是亞太安全政策專家中的當紅炸子雞。
曾經,華府眾多學者對於台海情勢漠不關心,認為台灣遲早是中國的囊中物,導致易思安當時提出的研究計畫未獲重視。但他沒有放棄,成功說服現任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支持他完成台海軍事研究。
Assistant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Asian and Pacific Security Affairs Randall Schriver is paying an official visit to Mongolia from February 28 to march 2. https://t.co/lFGryS6yEj
— AmCham Mongolia (@AmChamMongolia) 2018年2月28日
他期盼自己的研究心血,能影響華府的政治決策,勿讓一整個世代的美國年輕人從小就以為,台灣人民遭剝奪自決的權利是正常的,他說「每當台灣人試圖走出自己的路,即被指責為挑釁。」,這種不明是非的意識不該成為未來美國決策圈的集體意識。
唯有台灣自覺,美國也看清不該受中國強權式「心理戰」影響而輕易妥協,民主政治才不會慢慢被吞沒。
如甫逝世的詩人洛夫所說:「如果你迷戀厚實的屋頂,就會失去浩瀚的繁星」。易思安或許正是以他的研究告訴台灣人,勿以「現狀」而安逸自持,對於衝突與挑戰也無需過度無力而喪失信心,只要看清事實並做好準備,就可以勇敢守護民主的繁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