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座太空站「天宮一號」,在5年的服役後,預計於今年1月至4月間退役返回地球;然而,2016年時,中國證實與天宮一號失聯,無法掌控其去向與墜毀地,2017年時,天宮一號的墜毀地也成為全球焦點。《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科學家們最新預測,天宮一號的殘骸最早將於30日墜毀於地球。
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最新預測,天宮一號墜毀時間將在30日至4月2日之間。2017年時,該組織就曾預測殘骸墜落處將在南北緯42.8度線之間,也就是介在北韓北端至澳洲南部之間。
【注意】中国の宇宙ステーションが地球に落下の可能性
— 気になる宇宙 (@Kininaruutyu) 2018年3月24日
中国の宇宙ステーション「天宮1号」が4月1日前後に地球に落下する可能性が高い。再突入の際に大気圏でほとんどが燃え尽きるが、破片が地上に落下するおそれがあり、場所は未だ分かっておらず、日本に落ちる可能性もある。 pic.twitter.com/KBCFmLvlIS
天宮一號墜落地球是個漸進的過程,在穿越大氣層時加速,直到距離地球100公里的高空處開始升溫、燃燒。總重8.5公噸的天宮一號,大部分物件都將燃燒殆盡,剩下少數高密度元件如燃料箱和火箭引擎殘骸墜落地球。
歐洲太空總署太空垃圾部門負責人克雷格(Holger Krag)表示,像這類體積的物體通過大氣層後,落入地球的殘骸體積約為本體的20%至40%,而人類被擊中的機率是微乎其微。
澳洲太空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阿伯塔尼奧斯(Elias Aboutanios)表示,當天宮一號通過大氣層燃燒時,在地球的人們可以看到如隕石或流星般劃過夜空的發光物體。
Chinese space lab to fall to Earth within days in 'fiery demise.’ @KatieHunt20 reports: https://t.co/l61vvXGJMz #China #Tiangong1 pic.twitter.com/sBYS37baac
— CNN Asia Pacific (@cnnasiapr) 2018年3月27日
衛星和太空站在結束任務後返回地球時,經過大氣層燃燒後,殘骸全數落入海洋中。一般來說,衛星和太空站直至退役時都與地面控制中心保持通訊,並由控制中心控制墜落軌道、地點與速度。
這些殘骸會由控制中心引導至離陸地最偏遠的地點「海洋難抵極(Oceanic Pole of Inaccessibility)」,或稱「尼莫點(Point Nemo)」,位在南太平洋,介於澳洲、紐西蘭與南美洲之間。
這個尼莫點水域面積約為1500平方公里,是衛星及太空站的「國際公墓」,目前約有260個衛星和太空站埋葬於此。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