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2日簽署總統備忘錄,宣布對中國進1300項產品開徵高達1.7兆元的報復性關稅,讓全球經濟為之震動,中國跳腳,美國相關產業部分叫好,部分喊苦。
29日,中國北京大學國發院舉辦了一場主題是「中美貿易摩擦新進展與應對策略」的論壇,包括名譽院長林毅夫、院長姚洋、盧鋒等多位教授出席發表觀點。
其中,曾任世界銀行(World Bank)副行長的林毅夫指出,川普就任後施政不力,為了向不滿的選民交代,川普選擇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挽救選民對他的信任」。
川普打響對中國貿易戰目的何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認為:中國技術實力提升最快的方式是並購,美國將與歐洲聯手對中國的收購和技術展開封鎖。林毅夫認為美國對中國涉及的征稅,都和《中國制造2025》有關,這是美國的戰略專家想借此遏制中國的掘起。與觀望中的百姓盼望進口汽車降價大不一樣 pic.twitter.com/NMry5pqHGr
— 高瑜 (@gaoyu200812) 2018年3月30日
林毅夫在會中開門見山地指稱,他認為川普掀起這次的貿易戰「可以說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林毅夫分析,表面上看起來美國的貿易逆差主要來自於中國,可是美國從50年代始就從亞洲的經濟體進口勞動力比較密集的產品,隨後,亞洲四小龍成為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工資上漲的狀況下使得勞動密集型加工業轉移到中國生產。
從此,美國對東亞貿易逆差就從亞洲四小龍轉移到中國,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對美國的出口越來越多,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占比越來越多。但美國整體的貿易逆差擴大並不全然來自東亞,當然也不是來自中國。
其次,林毅夫表示,美國工人的一般工資已40餘年沒有調整,許多民眾的失落感隨著金融自由化帶來很多金融創新後,更多的財富開始大量的集中,更甚者,矽谷的高科技創新造就了許多如Google、Facebook等的科技新貴,財富更往矽谷集中。
一般美國家庭若沒有在金融業服務,又不在高科技產業就業,收入水準不會提高。可是美國民眾不會深究真正的原因,「部分政客便開始矛盾的焦點指向中國。」
林毅夫更稱,川普的勝選就是利用選民的失落情緒,「把中國作為替罪羔羊」,縱使美國菁英分子了解原因,但一般選民不太能聽得懂,因此,川普政府把所有的困難都賴給中國,「這比較容易得到一般選民的信任。」
最後,林毅夫認為,川普11月就將面臨期中選舉(mid-term election),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的話,川普「擔心期中選舉選輸」,所以在這時對中國的商品開徵25%的關稅。林毅夫要現場與會者思考,「對中國商品開徵25%的關稅能不能解決美國就業的問題、一般居民收入的問題?」
林毅夫表示,除了無法解決美國經濟問題之外,「美國一些戰略思考的人覺得對中國應該採取一些遏制的措施」。他指出,川普發動貿易戰最主要還是跟美國國內一批研究戰略的人想圍堵中國有關,這是「兩個力量的合力。」
至於中國將如何反制?
林毅夫列出了三點,首先,中國「必須按照需要跟步伐來進行必要的改革、必要的開放」。再者,對於川普採取的措施中國可以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也「對他(美國)進口的商品施加關稅」。最後,中國將加強輿論引導,「我們應該站在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道德制高點,按照WTO框架對301條款進行抗訴。 」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