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中國與香港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通車在即,香港立法會7日舉行《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的委員會審查會議。
根據草案內容,中國準備在香港端設置出入境關口,並在特定的封閉空間裡讓中國執法人員進駐,使得香港輿論擔心此舉將破壞「一國兩制」的精神,持反對立場的香港立法會議員進行抗爭,拖延議事,最後有4名議員被請出會議室。
【香港立會委員會完成審議"一地兩檢"草案】港特區立法會《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委員會(委員會)7日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完成審議法案條文,並通過下月6日在立法會大會上恢復二讀辯論條例草案。https://t.co/eATUUbcjLX pic.twitter.com/HXohYqSnbe
— 通說 (@Tong_Shuo) 2018年5月8日
「一地兩檢」方案曾被中國政府譽為廣深港高鐵通往香港的「最後一公里」,為此,香港立法會委員會7日特地召開兩節會議,由於委員會主席葉劉淑儀於第一節開會不久後即表明,為提高效率,議員發言時間縮短至1分鐘,待所有議員都質詢完畢後,再由特區政府整合回應。
這個規定隨即遭到議場中反對派議員的不滿,公民黨的議員陳淑莊批評只有1分鐘發言「不足夠」,同黨籍的議員郭家麒更質疑葉劉淑儀「趕住投胎咩?」
葉劉淑儀則回應,議員應「以務實態度開會」,後來妥協放寬質詢發言時間至3分鐘。
【盲反「一地兩檢」亂港派大鬧議會】立法會 「一地兩檢」 條例草案委員會完成逐條審議條例草案,通過於下月六日交大會恢復二讀。在委員會昨日最後一天會議中,亂港派議員屢次衝出座位、製造混亂,企圖阻礙草案審議,四人遭驅逐離
—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takungwenwei_hk) 2018年5月8日
場時,有執行職務的保安員……https://t.co/EbjRvHzeZu pic.twitter.com/UiijyLHvm6
面對場中反對派議員仍喧嘩叫囂,葉劉淑儀要求立法會保安員將區諾軒和譚文豪二人,連同對驅離議員不滿而叫囂的陳志全,一同被驅逐離開議場。3人極力掙扎下,場面一度失控。
其中,區諾軒拗了保安員的手指,隨後大打出手,陳志全則將座椅搬上桌面,阻止保安把他抬走,同時,議場中的另一批反對派議員也湧上主席臺,要與葉劉淑儀理論。
這時葉劉淑儀宣布會議暫停,在復會後不久,反對派議員指稱草案的逐條審議尚未結束,質疑為何馬上要進入修正案,香港「議會陣線」毛孟靜更是痛批立法會「完全無賴」、「不知所謂」、以及「無恥」。
朱凱廸在其他議員發言時故意拍手以示不滿,被十多名保安員包圍並抬走,成為第4名被驅逐的議員。
香港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梁君彥7日批評議員的不理性行為對保安人員構成危險,強調只要「任何人妨礙正在執行職責的立法會人員,即屬違法」。主席葉劉淑儀對於反對派的行為感到遺憾,認為必須進行譴責。
中國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同時也是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的施榮懷表示,香港大部分市民支持「一地兩檢」,立法會目前已積了許多待審的法條草案,希望反對派議員不要長期「為反對而反對」。
另一名出任中國全國政協委員的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執行會長馬浩文則表示,香港社會普遍希望「一地兩檢」立法通過,反對派議員的行為有違民意。若反對派不喜歡高鐵、不認同「一地兩檢」,可以不坐高鐵,但不要影響別人。
目前香港與中國之間的深圳灣口岸其實亦屬「一地兩檢」的口岸。
在那裡,兩地邊檢、海關等部門聯合辦公,雙方出入境管理人員在同一地點、同時聯合執行出入境檢查,實行「一站式」檢查,中港的出入境管理人員獨立運作,按各自查驗標準共同對出入境的人員、交通工具和貨物實行聯合檢查,所謂「停一次車,過四道關」。
港府認為實施多年的「深圳灣口岸模式」在經適度修改後,可以運用在高鐵香港西九龍總站,在香港西九龍高鐵總站一次完成出入境,給乘客最大程度的方便。
另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香港民主黨籍議員林卓廷擔憂,將香港土地的一部分租給中國政府作為內地口岸區會開啟先例,日後中國政府就可以在不修改《基本法》的情況下宣布將香港某地租給中央,實行中國法律,「客觀效果就是一國兩制慘遭踐踏」,「現在容許公安在香港核心地帶越境執法,相信很多香港人都非常擔憂」。
更甚者,林卓廷還對BBC表示,香港是有言論自由的地方,未來若香港市民在屬於內地的高鐵車廂內使用臉書(Facebook)等社群媒體傳播劉曉波相關的訊息時,是否會觸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而遭中國執法人員逮捕?港府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坦言「自己都想知道答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